轉型中國:難點與路徑

後記(上):在改革中成長

字體:16+-

我真正進入經濟學界的時候,正是我國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的時候,因而我的學術生涯就與我國的改革開放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了。我和與我同代的中青年經濟學者一樣,完全都是中國改革開放造就出來的一代經濟學者。當任何人問到我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的學術生涯時,我都使用了這句話來概括:“在自我否定中不斷提升自己。”為什麽這樣回答呢?這與我開始學習經濟學的那個時代的曆史背景有關。我是在“**”後期開始學習經濟學的,那個曆史時期正是極“左”路線盛行的時期,它同我國現在的改革開放時代相比,有著天上地下的根本性差異。現在的青年人在學習經濟學的時候,一開始就接觸到了現代經濟學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而我開始學習經濟學的時候,則恰恰相反。由於眾所周知的曆史的原因,我在“**”後期開始學習經濟學的時候,我的入門課程是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和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而且這些理論在當時還充滿著極“左”的味道,深深地打下了極“左”時代的烙印。

1972年9月高中畢業時,按照當時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所謂革命潮流,我應該像1968年初中畢業時那樣,再次回鄉當農民。但是當時的一個偶然機遇,徹底改變了我再次當農民的命運:由於我國在“**”一開始就一直停辦了師範院校,因而到了“**”後期,我國的中小學教師到了奇缺的程度,甚至因為缺少師資力量,有的學校已無法正常開課,所以當時國家決定恢複師範教育。當然,按照當時的所謂教育革命的精神,學生主要還是要來自於有實踐經驗的“工農兵”,以“工農兵學員”為主,但當時有關方麵又考慮到教師的職業特點,所以決定也可以適當地招收一些應屆的高中畢業生入學。據此精神,當時的西安市革委會就決定由西安市市屬的每個中學推薦一名優秀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進入西安師範學習。我當時正在西安市所屬的灃西中學讀高中,即將高中畢業,因為我當時在高中期間的考試成績一直排名全校第一,而且又很聽老師的話,“革命造反精神”不太強,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的眼中,我是一個好學生,所以學校就推薦了我進入西安師範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