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中國:難點與路徑

一、新體製大規模建立時期的任務和曆史使命

字體:16+-

新體製大規模建立時期,實際上就是我們不斷衝破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大規模變革傳統社會主義經濟體製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概括為:以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體製,取代傳統社會主義經濟體製。在分析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個過程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這就是我們的改革實際上是在不斷地將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所批判的理論和體製,引入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體係中,引入到我國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體製中,並用它們改革我們的傳統經濟體製。例如,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將非公有經濟與社會主義經濟對立起來,認為隻有公有製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尤其是隻將國有製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特征和基礎,而我們在改革中則拋棄了這套理論和體製,將非公有經濟引入到社會主義經濟之中,而且推動其大力發展,並用非公有經濟改革國有經濟,使國有經濟走向非國有化和股份化,實現公司化股份製改革。又例如,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將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經濟對立起來,認為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隻有計劃經濟才是社會主義經濟,因而到處“割市場經濟的尾巴”,而我們在改革中則拋棄了這套理論和體製,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將市場經濟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機製,建立起現代化市場經濟體製。總之,新體製大規模建立的過程,就是不斷衝破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束縛的過程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體係建立的過程,就是傳統社會主義經濟體製被變革的過程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製建立的過程。

在新體製的大規模建立過程中,我們幾乎涉及了經濟體製的各個方麵和各個環節,如果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將我國現在的經濟體製與1978年以前的經濟體製做一個曆史性的比照,我們就會發現我國經濟體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變化,在現在的經濟體製中已很難看到原有的傳統經濟體製的影子。不過,雖然我國的經濟體製改革涉及經濟體製的方方麵麵和各個環節,但在這場變革中,有四個方麵的變革,起著基礎性和框架性作用,正是因為它們的變革,才引起了經濟體製的各個方麵和各個環節的變革,而且也正是因為這四個方麵的變革,才使得新體製的基本框架最終得以確立。這四個方麵的變革是:現代產權製度改革,現代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現代收入分配體製改革,現代宏觀經濟體製改革。因此,我們對於新體製大規模建立時期的分析,最主要的是要對這四個方麵的改革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