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哲学包括哪些内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要从分析企业家这个职业的特点谈起。因为不同的职业,要求人们有不同的立身内容,也就是要求人们有不同的素质和能力,从而要求人们有不同的做人处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我的一个学生曾经问我说:“魏老师,你对企业非常熟悉,很有研究,不少企业家都认为你对企业的研究很深,把握住了企业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为什么你自己不去下海经营企业,去干一番大事业?” 我听后对他说:“研究企业和经营企业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是两种不同的职业。对我来说,我的偏好和特长,决定了我只能研究企业,而不能经营企业。”
我的上述回答,实际上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人类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职业,这些不同的职业都有着各自的内在特点和要求。从事它的人必须要适应它,否则,就不可能干好这种职业。因此,现实中并没有哪个职业好,哪个职业不好的分别,对于一个人来说,关键是你适合于哪种职业。也就是说,人在能力上是各有特点和优势的,每个人应该选择最适合于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的职业。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选择经营企业这种职业的。
商海泛舟,往往风云莫测,前途不定,对于企业家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能够摆正自身的位置,加强个人内功的修炼。任凭波浪汹涌,我自岿然不动,小心谨慎,积极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风浪。
其实,选择企业家这个职业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霸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每一个职业都有各自的特点,因而不同的职业对于相应的从业者也有其特殊的要求。企业家这个特殊的职业当然也不例外,并不是每一个想要从事企业家职业的人都能够有所成就,寄希望于通过各种系统的培训就能把一个人变成一名优秀的企业家的想法很不切合实际。想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一个人必须具备成为企业家所要求的一些基本的天赋。而且他还需要在各种实战中累积经验,经过时间和事件的洗礼,形成相对成熟的哲学观和世界观。这时,他才算真正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目前,很多人对于企业家的成功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他们普遍认为企业家的运气对成功非常重要。言外之意,都是时势造就了英雄,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天之宠儿,在他们成功的道路上,机遇的成分要远远大于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他们只不过是遇到了好的时机,并且敏锐地感觉到并且把握住了这些时机而已。其实,就我国而言,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式改革进程中,各种机遇层出不穷。但是当每一次机遇出现时,也只是一小部分人才能够捕捉到这些机遇。而且即使是在这些人中,也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最终成长为成功的企业家,能够取得整个社会的认同。这就说明,成功并不仅仅依赖机遇。事实上,成功更加青睐汗水。每个成功的背后都需要企业家们付出异乎常人的艰辛劳动,但这些创业时的艰辛往往被一般民众所忽视。
毫无疑问,企业家们正在逐步得到社会的肯定,因为他们为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首先,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是以每一个企业的发展为基础的,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与否,而企业的航行完全取决于企业家的掌舵;其次,企业家们创办企业,能够吸纳大量的人员就业,从而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再次,企业家们按时按量的纳税,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从而使得财政支出可以正常进行,国家机器可以正常运行;最后,在每一个国家里,企业家们的慈善行为总是社会的亮点,他们的捐赠可以使很多慈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社会保障体制没有覆盖到的人可以得到一些最基本的保障,有志于深造的贫困学生可以安心完成学业,等等。
正因为企业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整个社会充满了对他们的赞美。作为一群被社会所宠爱、政府所倚重、人们所羡慕的群体,企业家们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各种荣誉和利益也接踵而来,纷纷“砸向”他们。
但是,正如英国谚语中所说,“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企业家们在社会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宠爱,他们也可能会处处碰壁。外界环境对于他们正常合法的经营也不会总是事事配合,很多市场的和人为的障碍会不时树立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之中,而企业家则要被逼去为这些问题费时费力地周旋。所以,企业家能否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外界环境,正确对待自己,是企业能否持续前行的关键。
对于企业家来讲,在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之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鲜花和掌声,正确对待各种**;在自己的事业遇到困难和障碍之时,应该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循序渐进地解决相应的问题。这些话说起来简单,可是实施的过程却不会那么轻松,因为这些都要求企业家必须具备良好的立身哲学。而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立身哲学,企业家主要是要做好“五个正确对待”。
1.企业家要正确对待财富
企业家一旦拥有了财富,就会自我感觉良好,正如成语“财大气粗”,但是若因此而忘乎所以,认为“有钱就能搞定一切”则非常错误,也非常可怕。所以,企业家要正确对待财富。第一,不能无视法律。现今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任何在其中生活的公民都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第二,不能无视社会公德。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要遵守社会中约定俗成的各种公德。第三,不能无视社会责任。纳税是企业家的责任,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企业家的责任,履行这些责任是对企业家的基本要求。第四,不能无视学习。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着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灵丹妙药,企业家要有时刻学习的迫切渴望。第五,不能无视人权。人生而平等,每一个人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不尽相同但是从人权来讲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第六,不能无视事业。不能因为自己小有成就而故步自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安于现状只会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优势。
一些企业家在财富积累起来以后,就开始忘乎所以,从此和社会公德“绝缘”,漠视自己本来应该担负起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更有一些唯利是图者,不惜触犯法律法规,公然挑战法律的威严。这些不能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的企业家,违背了自己生存的环境规则,而一旦违背了环境规则,他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毕竟人不可能要求环境来适应自己,只能自己努力去适应环境。
2.企业家要正确对待**
企业家有了财富和社会影响力,就会有各种**蜂拥而至,稍不留神,就会被这些**拉下水,不只有输掉自己企业的可能,也会有丢掉自己身家性命的危险。所以,企业家要正确对待**。第一,正确对待短期利益的**。短期利益会使企业家短视,毕竟这些利益来得快,来得容易,但是企业家却必须从短期利益和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做出一个选择,只是追求短期利益,企业永远也做不大。第二,正确对待政治的**。由于中国的国情,成功的企业家往往会得到相应的政治荣誉。这虽然可能有利于企业家摆脱某些影响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但是很难想象一个顶着各种政治头衔、整天忙于出席各种政治场合的企业家,是怎么能够有精力搞好自己的企业的,一个合适的“度”的确很难令人把握。第三,正确对待名誉的**。无法否认,每一个人都有被别人知道、被别人承认的渴望,成名的确能够给人以自我满足的愉悦,但是为了成名而整日作秀的做法却是本末倒置,不能长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企业家如果把自己的企业搞好了,即使不主动暴露在镁光灯下,也会为众人所知。第四,正确对待权力的**。中国的企业家习惯于在企业中高度集权,目前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一言堂”。权力容易使人过度自满,无法听取别人的意见建议,企业的活力也就无法调动。而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每一名员工的积极能动性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五,正确对待论道的**。企业家经常到各地讲学,为社会无私奉献自己成功或者是失败的经验,会使其他企业家或是未来的企业家少走弯路。然而很多企业家为了给自己做宣传,为自己树立各种丰碑,而整日游走于各种研讨会和各个大学校园之间,那么他们还有精力继续提升自己的企业吗?第六,正确对待游玩的**。企业家在事业基本有成以后,适度出去游玩放松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如果整日沉迷于世上的良辰美景之中,那么企业必然被荒废。第七,正确对待美色的**。“美人计”是商场中最惯用而且是最好用的一条计策,虽然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但是“江山”和“美人”,企业家在很多时候只能选择一个,其中利弊,值得斟酌。第八,正确对待金钱的**。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因为金钱问题而失足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又何必去拿那些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呢?
对于企业家,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企业,企业成功了,才能说明企业家的成功,一旦企业失败,企业家也丧失了立足的资本,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但是,很多本来已经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却往往忘记这一点,面对各种**,他们常常被冲昏了头脑。不难想象,当一名企业家关注的事物不再是他自己企业的时候,他就到了危险的边缘,因为他所依赖的根本已经被动摇。
3.企业家要正确对待自己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对于企业家来讲,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第一,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经营能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也有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尤其是在当前行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隔行如隔山”,盲目地进行多元化扩张、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只会导致企业家最终异常被动却抽身不得。如安然公司这样的大公司盲目多元化扩张尚且以破产收尾,何况我们国家企业现有的实力。第二,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企业家在开展企业的经营业务之前,最好自问一下是否真正做好了心理准备。毕竟市场竞争中的磕磕绊绊在所难免,企业家尽量要把事情的最坏方面考虑到,输得起就做,输不起最好不要尝试。
在企业家一帆风顺之时,拥到身边的肯定是各种追捧和**。然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而这时社会和舆论的关注会给企业家无形的压力,唯恐失败的想法会使他们时刻绷紧神经并且始终无法得到放松。这很容易导致企业家陷入心理危机,最糟的后果就是导致自身的崩溃。“胜不骄,败不馁”,顺利时能够清醒地应对各种外来的赞美和**,困难时能够及时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冷静地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所必需的品质。因为在企业家成功的过程中,他最大也是最需要克服的障碍就是自己。
4.企业家们要正确对待选择
企业家这个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其对从业者的要求,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轻松胜任的。这个职业非常辛苦,一旦选择,就相当于把自己推入了炼狱之门,时时刻刻都是在奉献,更多意义上是把自己企业成功的愉悦作为自己的享受。所以,企业家要正确对待选择:第一,企业家的职责就是奉献,没有什么休闲和享受,企业家的使命就是要一直做大、做强企业;第二,企业家的财富积累要靠正途,不能靠坑蒙拐骗来发财;第三,企业家创办企业的目的是发展企业,而不是单纯的赚钱,这两者并不是等同的;第四,目前的市场环境并不完善,企业家要做事业,就要做好低头求人的准备,等等。
一旦选择了这个职业,企业家的生活从此就会很“单调”,他们要时刻绷紧神经,在各种市场风险中搏击。虽然创造了财富,自己却不能尽情消费。因而,对于企业家来讲,个人满足度的提高在于企业成功后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5.企业家要正确对待环境
中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式改革进程中,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经验,因此,我们的改革一直都是、也只能是在自己的探索中进行,这也就是目前我国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都不甚健全的原因。这给企业家们平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企业家要正确对待环境。第一,社会大环境是企业家个人的力量所无法左右的,环境的改良毕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企业家可不能坐等下去,他们所能够做的只有是去适应这个环境。但是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坚守住法律的底线,走不通的路不要走,宁可回头也不要去触及法律。第二,企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极深,但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看企业自身的内功修炼,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外部环境,企业家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上述我们分析的五个方面,就是企业家立身哲学的全部内容。可以说,一名企业家自身的立身哲学决定了他可能成功的程度,因而任何一个企业家都应形成良好的立身哲学。按照我们对于企业家立身哲学的理解,我们从下一部分开始,分别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成功的企业家所应当具备的健康的立身哲学进行分析。其内容分别是:正确对待财富;正确对待**;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选择;正确对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