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澳非篇

以亚历山大的名义

字体:16+-

到达开罗机场下飞机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报平安。

走近开罗海关时,孙承发现相机套不见了。下飞机时我还回头看了座位,什么也没有,一位河北老兄的毛衣还是我捡到后物归原主的。孙承固执地沿路往回找了一趟,未见相机套的踪影。这是一个重要提醒,要是护照丢了,想回国都难了!

排了3次队,被埃及人呼来喊去,足足等了两个小时都没有入关,最后,所有其他肤色的人都走了,导游又把我们的护照收齐,统一办理入关手续。真是应了老伴儿的话,“旅游就是遭罪!”

出了海关,我们登上一辆旅游大巴,直奔亚历山大市。

亚历山大是埃及的历史名城,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北部,享有“地中海明珠”的美誉。

17位游客在大巴上坐得宽宽松松,比飞机上舒服多了。导游是位成熟的埃及女性,名叫努拉,年近40,身材偏胖,白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长得很漂亮。她曾在开罗大学学习3年中文,又到中国的安徽大学学了一年中文。虽然说中文仍然有点南腔北调,但还听得懂。对我们来说这已经很幸运了,中国领队早就给我们打了招呼,埃及不允许任何外国人做他们的地导,所以,在埃及,中文翻译的水平普遍都不是很理想。

一路上我们沿着撒哈拉沙漠公路行驶,努拉向我们简要介绍了埃及和亚历山大的历史和概况。

努拉说,在埃及,亚历山大这个城市相当于中国的上海,美丽繁荣,现有居民约334万,是埃及的第二大城市和亚历山大港省的省会。亚历山大港是埃及在地中海岸的一个港口,也是埃及最重要的海港。尼罗河多支的、现已干枯的入海口位于亚历山大港东1900米处,古城卡诺珀斯的遗迹就在那里。亚历山大港始建于公元前332年,是据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大帝的名字命名的,全世界叫亚历山大的城市共有40多个。

亚历山大大帝可是个不得了的人物。《西方战略思想史》一书中,作者把亚历山大与中国的项羽、韩信和刘邦加以对照:“相比言之,项羽长于战斗,韩信长于战术,刘邦长于大战略,亚历山大则似乎是三者兼而有之。”“亚历山大的伟大几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就连傲慢的西方著名军事家、政治家、统帅拿破仑,都对亚历山大敬佩有加,“我对于亚历山大最羡慕的地方,不是他的那些战役,而是他的政治意识,他具有一种能赢得人民好感的能力。”

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56年7月出生在马其顿首都派拉,由于母亲奥林匹娅斯个性专横独断,行事又神秘莫测,甚至有野史记载说她喜欢与蛇共眠,这使她令丈夫腓力二世厌弃。但她对儿子亚历山大的影响非常大,远征期间的亚历山大常常会写信给母亲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当时有记载证明,人们普遍相信亚历山大是天神宙斯之子。据当时马其顿四散传播的预言和后来阿蒙神谕的显示,亚历山大出世之前,奥林匹娅斯梦见雷电,而派拉市区有一座女神殿失火焚毁,附近人心惶惶,几个占卜师都说这是大灾难来临的前兆。有一人放言说:“在女神殿的焚毁日,已有一个男孩在同日诞生,此儿以后将要灭亡亚洲。”

据普鲁塔克记载,公元前344年,一名色萨利的卖马人带来了一匹价值高达13塔伦特的骏马,腓力二世手下所有最优秀的驯马人都试图驯服它,但都失败了。小亚历山大向他的父亲说,如果他能驯服这匹马,就要求父亲将马作为礼物送给他。腓力二世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他无视对年长者应有的礼仪,但还是同意了这个赌局。

亚历山大市容

亚历山大市的“塔桥”

亚历山大首先将马头牵往背向阳光的一边,然后轻轻地抚摸它,培养信任感,然后突然上马,骑着马奔向远方。原来亚历山大早就用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发现这匹马害怕看见自己的影子,最后他给那马起名为布塞法洛斯。当亚历山大骑着马回来的时候,腓力二世兴奋得热泪盈眶,他当即便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

亚历山大的成长受荷马的《伊利亚特》及其中人物阿基里斯和海格力斯影响很深(他的父母王系各自认为自己是海格力斯和阿基里斯的后代)。亚历山大的启蒙教育是由他母系的近亲莱昂尼达斯和阿卡纳尼亚人莱西马库斯负责的,前者更为关键,他培养了小亚历山大坚忍和节制的性格,为亚历山大的成长开了个好头。后来为了让桀骜不驯的亚历山大获得更多学识上的教育及引导,腓力二世聘请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做他和其他马其顿王国贵族子弟在米埃札的导师。亚里士多德给予亚历山大完整的口才和文学训练,并且激发了他对科学、医学和哲学的兴趣。亚历山大童年早期就显示出在音乐和马术上的才华。

公元前340年,腓力二世着手远征拜占庭,他觉得是时候让亚历山大锻炼一下了,于是他留下16岁的亚历山大在马其顿主持国政。亚历山大代父主政期间并非无所事事,因为腓力二世的暂时离开,使得马其顿原本不稳定的北部边境发生了密底人的叛乱。亚历山大初次上阵就充分展现他的天赋大败敌人,一直进军到对方的城市,并且驱散了当地人,重新组织移民,并将敌方城市重新命名为亚历山大波利斯。公元前339年,他又参与了父亲发起的北方战役,洗劫了出尔反尔的西徐亚人的领地,从中他的军事智慧得到了进一步历练。

真正的挑战发生在公元前338年,这一年由于腓力二世在拜占庭受挫,希腊城邦中产生了反马其顿的大叛乱,为此,雅典和底比斯两大城邦结成了同盟,准备随时对抗腓力二世。腓力二世不可能漠视这个行动,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决定希腊命运的战役——喀罗尼亚战役。这次战役中亚历山大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作为联军的左翼总指挥,瞅准时机果断地突入联军的缝隙,全歼了闻名希腊的最强悍战队底比斯圣队,并且从背后直接打击了敌人,使马其顿人获得了极为关键的胜利。此年亚历山大才18岁,他的军事天才得以充分展示。

但是亚历山大此后的地位并不牢固,因为他的母亲奥林匹娅斯和他的父亲腓力二世发生了矛盾,原因是腓力二世爱上了阿塔拉斯的女儿克莉奥佩特拉。亚历山大不可能不对此事产生反感,在一次聚会上,他甚至直接和腓力二世产生了矛盾,险些被腓力二世所杀。此后,他不得不逃出马其顿,躲到北方的伊里利亚暂避风头。

腓力二世的亲信和朋友科林斯人迪马拉图斯从中调解,他善意地提醒腓力二世这样下去可能带来的风险。理智的腓力二世接受了忠告,结束了父子对峙的局面。但是,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父子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随之完全缓和。腓力二世参加女儿的婚礼时,突然被他的旧友保萨尼阿斯刺杀身亡,于是亚历山大的时代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