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溫暖的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語言

(一)逆反不是問題,不逆反也有問題

字體:16+-

青春期自我意識發展最顯著的標誌之一是獨立意識。獨立意識過頭,便會矯枉過正,把獨立理解為“萬事不求人”,不接受別人的幫助,包括父母的幫助。於是,出現了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

其實,逆反的本質是尋求獨立,渴望自我肯定。隻不過,當下的自我還不夠自信、強大,為了保護正在形成的新的自我,不得不去抵抗和排斥那些自認為壓抑自己的外在力量,努力證明自己具有反抗精神、批判精神和獨立意識。

父母和老師越是指責他們“不成熟”“幼稚”,他們內心就越是感覺到自己的弱小。弱小感是一種非常不舒服的感覺,很容易激發追求獨立、證明強大的渴望。所以,但凡是生理發育正常、心理發育比較健康的孩子,大多會實施自我保護行為。

打個比方,在孩子前行的路上有個坑,師長們憑著各自的人生經驗看到了這個坑,而且深知掉下去的危害,便攔住他,給他擺事實、講道理,百般阻撓他往前走,甚至設置重重障礙不讓他過去。此刻,他麵臨的選擇是:如果聽了師長的話,很可能躲過坑,順利前行,但是證明自己沒有長大,是個言聽計從的“乖寶寶”,沒準兒還會被同伴們恥笑,說自己是個膽小鬼;如果不聽,很有可能掉下坑,弄不好還會受傷、流血,但是,至少證明自己“勇敢”,大不了嘴硬,不喊“疼”,疼也忍著。

因此,希望父母可以理解:逆反本身不是問題,不逆反也有問題。對此,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一個真正成熟、獨立的人,敢於對自己的情感和行為負責,但不排除接受別人的幫助。

獨立並不意味著獨來獨往、我行我素、不顧社會規範,而是指能夠在自己的情感和行為上擔當責任。所以,為了獨立而逆反值得尊敬,同時需要幫助;為了逆反而逆反,隻是簡單地抗拒,不分黑白與是非,不分精華與糟粕,則說明孩子與權威(父母、老師、社會規範)的關係有問題;從不逆反,表明孩子在心理層麵放棄了“自我”,不再追求獨立,不再想“長大”,甚至過分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