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溫暖的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語言

第七章 原生家庭孕育心理問題

字體:16+-

世界上越來越認定,一個人18歲以前長成什麽樣子,是父母造成的;18歲以後是自己造成的—各色各樣的人生經曆積累成了一個獨特的“自己”。

例如,依賴型性格的人,時常在好壞與善惡之間自我困擾。童年時看電影,孩子會問:“媽媽,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長大以後自問:“我好嗎?”“我壞嗎?”

假如父母隻教給孩子這種“二分法”,他長大以後就很難擺脫這種“二分”思維,也常常用“我可愛嗎?”“我令人討厭嗎?”之類的問題來折磨自己。所以,他一開口,大家便覺得很幼稚,說他“長不大”,好像隻有五六歲的樣子,雖然他的生理年齡已經二三十歲了。

“長不大”是因為依賴從前,依賴父母,依賴這種好壞的判斷。越成熟的人越沒有這種困擾。因為成熟的人會告訴自己,無法隻用“好壞”來區分人。一個人這件事情做得不好,不代表他整個人都是壞人。

又如,控製型性格的人,時常在對錯、聰明愚蠢、堅強軟弱之間徘徊,從而陷入另一種自我困擾:“我做的對嗎?”“我錯了嗎?”“我聰明嗎?”“我是不是很愚蠢?”“我堅強嗎?”“我軟弱嗎?”這也是一種“二分法”或“兩極化”。

實際上,我們懂得越少,越敢說對錯;懂得越多,越不敢說對錯。原因很簡單,越成熟的人越知道,這個世界是辯證的,對中有錯,錯中有對,同中有異,異中可以求同。情緒也隨之越趨平穩。

再如,競爭型性格的人,時常在有價值與無價值之間懷疑自己。他們喜歡自問:“我是男子漢嗎?”“我是真正的女人嗎?”“我成功了嗎?”“我是不是很失敗?”

這裏不妨以鈔票和電腦為例。人類發明鈔票是為了買東西方便,然而,太多的人已經淪為鈔票的奴隸。請問:發明鈔票有價值嗎?人類發明電腦是為了信息的存儲、計算和傳遞等更加便捷,但是,有些人由於過度沉溺和使用而死在電腦前。請問:發明電腦有意義嗎?……這些問題可以簡單地回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