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地理

第六節 交通地理特征

字體:16+-

寧夏地處新亞歐大陸橋國內段的中樞位置,位於我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中陸橋橫軸通道和包昆縱軸通道交匯處,是我國華北地區、東北地區通往中東、中亞最便捷的陸空通道。

一、寧夏交通區位演化

秦漢時今寧夏地處關中和漠北的交通要道上,南部屬安定郡為關中屏障,郡治高平城(今固原)有“天下第一城”之稱;北部屬北地郡,為我國最古老的屯墾綠洲之一;其間的清水河穀地為南北往來的重要通道。寧夏又處於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即長安—原州—涼州道(蕭關道)和長安—靈州—涼州道(靈州西域道,唐末至宋初使用)必經之地,是中原與西域之間的交通捷徑。起自先秦,形成於漢至南北朝,繁榮於唐代的蕭關道是最重要的中西陸路交通線,使寧夏南部在唐代成為全國養馬業中心。唐末以後,中原經靈州道過靈州西插涼州的新中西交通線,使靈州成為當時中國西北的交通樞紐,為西夏建都立業,創造燦爛的西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

黃河寧蒙段是全流域水運最繁忙的河段。發端於先秦,興起於漢代和南北朝,清代至民國達到極盛的黃河水運,使寧夏北部一度成為大西北貿易門戶,青、甘、蒙、陝廣大地區的大宗商品物資均由此轉運,促進了寧夏引黃灌區農工商業的興盛。20世紀30年代開始修築的隴海鐵路,則使寧夏南部絲綢之路北道(大體相當於現今的312國道)的作用大為降低。寧夏現代交通(鐵路、公路等)出現很晚,交通區位處於劣勢,導致寧夏與東部沿海發達省市的差距迅速拉大,封閉性的自然經濟格局長期保留,其不良影響至今尚存。

20世紀50年代修建的包蘭鐵路與黃河幹流並行,對寧夏平原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大的促進作用。而寧夏南部黃土丘陵區卻遠離對外交通幹線,進一步淪為交通閉塞的偏僻之鄉、全國最貧窮落後的地區之一。20世紀90年代初開工的寶中鐵路,其線路走向正是曆史上絲綢之路北道——蕭關道的一段。該線1994年通車,使寧夏南部重新成為我國東西部之間的交通要道之一,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寧夏實行雙向開放開始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