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地理

第一節 中國回族之鄉

字體:16+-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於1958年,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2010年,“區內”回族人口約217.38×104人,占全區人口的34.5%,堪稱中國的回族之鄉。

寧夏回族曆史源遠流長,最早可上溯至唐末。早在唐代,今寧夏地區就曾留下了沿“絲綢之路”活動的穆斯林的蹤跡。到北宋、西夏時期,東來的穆斯林客人也多數從玉門、酒泉經西夏屬地而至中原。元初,一批批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各族人民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斷地來到中國,並且主要以駐軍屯牧的形式,編成“探馬赤軍”駐紮在當時行政區劃歸屬陝西行中書省管轄的重要的屯墾區——今寧夏一帶。據《元史》記載,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下令“探馬赤軍,隨地入社,與編民等”。按照規定,他們“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同時,這些人也以工匠、商人、學者、掌教、官吏等不同身份留住在今寧夏地區。“探馬赤軍”解體後,這些人便定居下來逐步形成以農為主的民族共同體。

明朝初年,這批人中的一部分被明政府遷徙到靈州(今寧夏靈武一帶)、固原各州縣,形成了許多回族聚居點。清朝乾隆年間今寧夏地區回族人口劇增,使該地區成為中國回族最大的聚居地之一,“寧夏至平涼千餘裏,盡係回莊”。

多種來源的回族人使用的語言也多種多樣,來自中亞的使用突厥語族的各種語言,來自西亞的使用波斯語和阿拉伯語,來自中國境內的則使用漢語或其他語言。隨著回族人與漢族的雜居,經濟生活與漢族聯係密切,事實上漢語已成為回族群眾的共同語言。共同語言的形成是一個族體內部聯結與發展的重要因素,更為突出的是回族的民族意識的形成,這種民族意識是回民的民族特征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回族形成的標誌。從此,回族人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