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典電影讀解

四、時間的“錯位”與輪回宿命:《暴雨將至》

字體:16+-

☆ 影片檔案 ☆

片名:暴雨將至

外文:Before the Rain

導演:米爾科·曼徹夫斯基

編劇:米爾科·曼徹夫斯基

主演:凱特琳·卡特利吉、拉德·舍博德茲加、格萊戈爾·科林

上映:1994年9月15日

國家/地區:馬其頓共和國、法國、英國

片長:113分鍾

獲獎:獲1994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第6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暴雨將至》(Before the Rain)是馬其頓青年導演米爾科·曼徹夫斯基的處女作,1994年由馬其頓、英國、法國聯合出品。影片以“巴爾幹半島衝突”為背景,采用“三段式”敘事機製,“圓圈式”故事結構,探討了戰爭與種族、暴力與殺戮、愛情和親情、時間與空間,以及生命與輪回之間的關係。這是馬其頓共和國的第一部電影,但一經問世,就獲得了1994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第67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等30多個獎項,為馬其頓贏得了巨大的藝術聲譽。

1.影片的題旨與故事發生的時代及地區背景

米爾科·曼徹夫斯基曾說:“20世紀的最後幾年,我在接受采訪的十幾個國家的多家報紙和電視媒體上都一再強調並重複:《暴雨將至》既不是關於前南斯拉夫的記錄,也不是馬其頓的,甚至它根本就不是紀錄片。我或許應該說:你們其實可以從審美的角度來看它——它就像一個童話。看看它的攝影、剪輯或者音樂。上帝已經寫好了腳本。誰得到了,就是得到了。”[10]《暴雨將至》創作時的南斯拉夫地區局勢混亂,克羅地亞和波斯尼亞之間持續的激烈戰爭和殺戮籠罩在巴爾幹半島上,事實上,馬其頓是當時巴爾幹半島上唯一沒有陷入戰爭和種族衝突的國家,而導演米爾科·曼徹夫斯基從美國學成電影專業回到家鄉後,出於對戰爭和種族暴力的反思,選擇馬其頓來作為故事發生地。影片中,馬其頓美麗質樸的風景與種族衝突、暴力殺戮形成了強烈對比,我們可以看到馬其頓純淨的掛滿星星的夜空,溫厚古老的建築,也更清楚地感受到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仇恨、暴力與殺戮。與以往的戰爭題材的電影不同,本片不是紀錄片似的呈現,導演也不是旨在描述“巴爾幹半島衝突”,用他自己的話說這部影片“不用語言而用形象來敘述一個故事”,讓人們看到這樣來自恐怖主義和戰爭的破壞,以及來自宗教的矛盾和仇恨是無休止的、反複的,“時間不逝,圓圈不圓”,這樣的民族戰爭像是一個不圓的圓圈周而複始、綿延不斷。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循環,以仇恨為起點,隨著一代一代人傳承下去,人生下來就要學會如何仇恨,學會如何殺戮,這裏永遠無法見到天堂的顏色,遠比地獄更加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