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典電影讀解

一、曆史描述:歐美盜匪犯罪影片創作進程概論

字體:16+-

1.早期盜匪犯罪片:電影出現早期—1928

盜匪犯罪片雖然興起於20世紀30年代,但人們認為1903年鮑特拍攝的《火車大劫案》同時是強盜片和西部片的源頭。格裏菲斯在1912年拍攝的描寫犯罪生活的《豬巷火槍手》把強盜作為主人公,同時影片裏已開始出現後來強盜片中屢見不鮮的開槍對射場麵。該片已具備了強盜片的雛形。第一部名副其實的盜匪犯罪片在1927年得以誕生,這就是《下層社會》(Underworld,1927)。此片依據1922年的凶殺案改編,描寫販賣私酒的匪幫和警方角力的故事,是影史上第一次以盜匪作為主角的影片。它運用背麵打光和煙霧效果,頗具藝術風格,廣受歡迎。影片確立了盜匪犯罪片的基本元素:盜匪主人公;陰森不祥的城市街道;**、妓女型的角色;一位為主人公引來殺身之禍的美女。它曾獲1929年奧斯卡最佳原創故事獎。默片時期主要的盜匪犯罪片還有《大騙局》(The Racket,1928)等。

2.有聲片時期的盜匪犯罪片:1928—20世紀30年代

進入有聲電影時代後,被認為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有聲片(即影片已經具有了對白、音響和音樂等完整的聽覺元素),是《紐約之光》(Lights of New York,1928)。這也是一部盜匪犯罪片。隨後1931—1932年出現的三部盜匪犯罪片《小凱撒》(Little Caesar)、《人民公敵》和《疤臉大盜》(Scarface,1932)則讓盜匪犯罪片作為一種電影類型被廣泛接受,並且掀起了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盜匪犯罪片的製作熱潮。僅1931—1934年,好萊塢就拍出了50部盜匪犯罪片和其他描寫敲詐勒索、貪汙盜竊、監獄暴行之類的影片。

《疤臉大盜》(Scarface)敘述強盜卡普內獨霸一方,幾次被捕,都由律師申請得到假釋令出獄。後因爭奪地盤,他與另一強盜頭子產生內訌,警探多方追捕他,最後被擊斃。這是美國有聲電影盜匪犯罪片的一部代表作,當時被認為在利用音響效果(機關槍聲、汽車聲等)方麵有獨到之處。有些西方電影史學家認為“這部影片的故事的簡明、緊湊和激烈,顯示出有聲電影初期,一種很少見的優美風格”。然而,當《疤臉大盜》等影片激發觀眾的濃厚興趣,在票房上獲得巨大成功而引來蜂擁而起的仿效者時,盜匪犯罪片也開始受到指責,美國政府對像黑手黨頭子阿爾·卡彭這樣的江洋大盜居然在全國的影院受到歡迎一事氣憤不已,認為有損於美國的形象。尤其是一些教會糾合部分婦女團體和所謂的愛國組織,向好萊塢發出抗議,要求製作公司“履行社會責任”,停止盜匪犯罪片的拍攝。結果,從1934年起,由美國製片商的聯合組織“美國電影製片人協會”出麵,嚴格執行影片檢查法(即著名的“海斯法典”),禁拍、禁映一切“不道德的”影片。第一個遭禁的便是霍克斯·霍華德執導的《疤臉大盜》。這部影片被禁映達數月,最後製片公司在片中加了幾場描寫公民們起來憤怒反對“民族的恥辱”(指犯罪活動)的戲,才得以解禁。但影片在各州上映時仍被大加刪剪,有的州則仍然禁映。按照“海斯法典”,此後拍攝的犯罪題材的電影,必須避免“不道德”的場麵,並加上明顯無誤的談論公民責任的教義。從此以後,好萊塢盜匪犯罪片的主人公便換成了聯邦偵緝局人員或警探,這個局麵直到20世紀60年代後期隨著檢查製度的廢止才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