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典電影讀解

四、謊言與真相:《刺殺肯尼迪》

字體:16+-

☆ 影片檔案 ☆

片名:刺殺肯尼迪

外文:JFK

導演:奧利弗·斯通

編劇:奧利弗·斯通

主演:凱文·科斯特納、茜茜·斯派塞克、湯米·李·瓊斯、喬·佩西、加裏·奧德曼等

上映:1991年12月20日

國家/地區:美國、法國

片長:189分鍾/206分鍾(導演剪輯版)

獲獎:獲1992年奧斯卡最佳剪輯獎和最佳攝影獎

1.奧利弗·斯通:對政治、曆史和戰爭的獨特闡釋

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是當代美國影壇頗為獨特的一位導演。他與喬治·盧卡斯、馬丁·斯科塞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等新好萊塢電影的主力、“電影小子”等同為20世紀4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但相對於他們的創作來說,奧利弗·斯通的作品更傾向於一種先鋒的實驗精神,其電影觀念更接近重視自我表達的美國獨立電影導演。然而,與大衛·林奇、科恩兄弟、斯蒂芬·索德伯格等獨立電影導演相比,奧利弗·斯通的影片則以表現政治、曆史、戰爭等重大題材,對現實的介入幹預,強烈的戲劇性以及對若幹種類型片元素的升華運用而在風格上更接近美國主流電影。奧利弗·斯通特殊的人生經曆對他的創作道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生育爆炸年代,青少年時期曾是一名嬉皮士,後應征入伍參加越南戰爭,越戰結束後進入紐約州立大學跟隨馬丁·斯科塞斯學習電影創作。親身參與越南戰爭的經曆讓斯通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越戰的纏繞。他不僅拍攝了《野戰排》《生於七月四日》和《天與地》(被稱“越戰三部曲”),其中《野戰排》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成為表現越南戰爭真實曆史、反思越南戰爭的一部重要影片;而且在1991年創作的《刺殺肯尼迪》中,斯通繼續通過對肯尼迪遇刺一案的“揭秘”,提出了這場讓美國人泥足深陷的越戰為何打響,越戰究竟讓誰獲益等一係列高度敏感的話題。正是因為奧利弗·斯通對曆史、政治、戰爭真相的不斷求索和不停追問,才出現了《刺殺肯尼迪》這樣一部在世界範圍內引發對肯尼迪遇刺案的強烈關注和重新討論的影片。受《刺殺肯尼迪》一片的影響,許多美國人對政府調查的結果產生了質疑,要求政府將一份2038年才能夠公之於眾的國家安全文件提前公開。《時代周刊》和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聯合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73%的人認同《刺殺肯尼迪》一片提出的觀點,認為這起案件並非個人的刺殺行為,而是一場有預謀的政變,而政府對人民隱瞞了真相。雖然這個觀點已經有先於該片的書籍和紀錄片提出來,但均未造成如此轟動的反響,這也從一個方麵證明了電影對大眾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