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講義

第四節 太平軍成敗及清之興衰關係

字體:16+-

洪秀全舉事無成,既經官軍戡定,一切紀述,自多醜詆。然改元易服,建號定都,用兵十餘省,據守百餘城,南北交爭,居然敵國,論者以為必有致此之道。於是求輯太平天國事實者甚夥。所得之遺文斷簡,乃無非淺陋之迷信,不足以自欺而偏欲以欺人。孩稚學語之文,拘忌舛改之字,無有足以達政治之理想、動民眾之觀聽者。則所謂馬上得之馬上治之,縱有戡亂之具、終無濟治之能者也。其戡亂之具,第一能軍,官書所載,反有可觀,但須省其醜詆之詞耳。其次以軍法部勒民事,頗與三代寓兵於農暗合,但未能於民事有所究心。民政非如軍政,一定製即司收效,事具本章第二節《太平軍中篇》。至其頹敗,則李秀成被獲後之口供,頗有可采。

秀成亦籍粵西,與陳玉成皆為太平之後起用事者。鹹豐三年,陷金陵,定為都,大封拜,時固未有秀成與玉成也。玉成有叔承鎔,為金田起時舊目。玉成以幼故,未任戰事。至鹹豐四年,向榮軍方駐攻金陵,太平諸將四出圖解圍,乃有玉成上犯武、漢,秀成與其從弟侍賢犯江西、福建之舉。是時玉成為十八指揮,秀成為二十指揮,蓋偏裨耳。六年,金陵內亂,楊秀清、韋昌輝相戕俱斃,蕭朝貴、馮雲山、洪大全俱早被擒殺,石達開又自離,秀成與玉成始用事,支柱太平軍事最勘且久。玉成尚前死於苗練,秀成則金陵破後,手挈幼主出城,而後就獲。蓋以馬與幼主,己則恃鄉民相憐,匿民家圖觀望,為蕭孚泗親兵王三清所搜得。此親兵旋為鄉民捉而殺之,投諸水以為秀成報怨,其能結人心如是。既入囚籠,次日又擒鬆王陳德風,見秀成猶長跪請安,其能服將士如是。國藩因此二事,不敢解京,訊得秀成親供四萬餘字,即以七月初六日斬之。當時隨折奏報之親供,相傳已為國藩刪削,今真本尚在曾氏後人手,未肯問世。或其中有勸國藩勿忘種族之見,乘清之無能為,為漢族謀光複耶?聞親供原稿尚存之說甚確,今但能就已行世者節采,稍證太平軍自伐自亡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