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論建構的方法:歸納—假設—演繹法
卡特爾反對“一切不切實際的思索”,主張所有的科學進步都有賴於精確的測量(Cattell,1950,p.4)。精確的測量是人格理論建構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卡特爾堅持認為科學研究起始於實驗觀察和描述,並且以此為基礎提出試驗性的粗略假設。從這一假設出發設計一係列實驗對其進行實證檢驗。然後再對實驗過程及其結果進行科學的分析之後提出更加準確、更進一步的假設。歸納出的假設經過進一步實驗或者觀察研究之後,研究者就可以據此對研究結果進行演繹,演繹後的結論又可以形成下一層級的假設,接受下一步實驗或者觀察研究的檢驗,這樣,歸納、假設、演繹就可以形成一個循環,最終建構出科學的人格理論。因此,這種研究模式也被稱為歸納—假設—演繹螺旋式方法(inductive-hypothetical-deductive spiral)。
卡特爾反對用假設—演繹模型建構人格理論。因為在假設—演繹模型中,研究者是從一係列一般命題入手,演繹出一種假設,然後通過收集材料對其進行檢驗。這種模型忽視了形成假設前期觀察歸納的重要性,它要求研究者在研究初始階段就應該提出正確完善的假設,它不能使研究者將科學研究視為一個探索過程,而一旦沒有探索和初級觀察,主觀形成的假設極有可能囿於某些因素而不能反映現象的全貌。換句話說,主觀形成的假設多是考慮少數幾個影響因素而未能綜合考慮多變量綜合作用會產生何種影響。據此,卡特爾雖然並不反對雙變量研究,卻更支持多變量研究,強調應該理性看待雙變量研究結論的可推廣性。
二、雙變量、多變量與臨床研究策略
(一)雙變量研究策略
卡特爾的雙變量(bivariate)研究策略由來已久。此種方法要追溯到馮特(Wilhelm Wundt)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每次隻考慮兩種變量,實驗者操作自變量,然後觀察在因變量上產生的效果。舉例來說,可以控製一件工作的成或敗(自變量)以得知此種經驗對被試焦慮程度(因變量)的影響。僅僅隻對人類如何產生焦慮,每一次處理一個自變量,就可能要執行上千次的雙變量實驗。但每一種雙變量研究是一種分立的研究,一次隻有一種條件改變,使得我們觀察到的人類現象呈現支離破碎的麵貌。不僅有機體的整體形象被破壞,而且這些分立的研究結果如何彼此共同作用也不得而知。此外,將焦慮與其他變量,如能力、適應、信心分開來考慮,我們對這些其他變量存在時如何影響焦慮,或者它們與早先所提到的成敗變量之間有何關係將毫無概念。卡特爾深信用雙變量研究此種人為的實驗特性是存在很大局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