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學

第一節 生平事略

字體:16+-

Sigmund Freud(1856—1939)

1856年5月6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於摩拉維亞(現屬捷克共和國)的弗賴堡,1860年隨家人遷居維也納。西格蒙德的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雅各布·弗洛伊德做羊毛生意,母親是父親的第二任妻子,比父親小十九歲。西格蒙德是他父親與後妻生的長子,上麵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下麵有兩個同胞弟弟和五個妹妹。在這個大家庭裏,西格蒙德和母親格外親密,且這種依戀和尊敬的關係一直保持到成人,而他對父親則十分冷淡,甚至有些敵意。傳記學家們對此倍感興趣,認為弗洛伊德學說中對俄底浦斯情結(對母親的性吸引及對父親的競爭性敵視,後文有述)的描述正是反映了他自己對於雙親的感情。

弗洛伊德自小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優異,且胸懷大誌,堅信自己會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1873年,他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攻讀神經生理學,並於1881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在這期間,他所在的生理實驗室主任恩斯特·布呂克(Ernst Brucke)對年輕的弗洛伊德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布呂克是著名的生理學家,他主張從動力的生理係統來看人,這種從生理功能出發的觀點對弗洛伊德日後探索心理現象時所采用的生理動力觀點影響深遠。

圖2-2 弗洛伊德的家庭

1882年,弗洛伊德愛上了妹妹的朋友瑪莎·波奈斯(Marther Bernays)。為了給戀人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弗洛伊德認識到自己必須幹一些比較實際的工作,而不是純粹的研究,於是他離開學校進入了維也納醫院,成為了一名住院實習醫生。

在醫院工作即將結束的時候,弗洛伊德獲得了一筆數目不大的研究獎學金,這使得他能夠去巴黎跟著名的神經學家讓·馬丁·沙可(Jean Martin Charcot)學習催眠術。在巴黎學習的四個半月,成為弗洛伊德一生事業的重大轉折點。沙可發現一些癔病來訪者在催眠狀態下,能回憶起使他們產生這種症狀的創傷性經驗,繼而症狀會消失,這些對於日後弗洛伊德發展出潛意識的理論無疑具有重要的啟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