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學

第二節 理論觀點

字體:16+-

弗洛姆是當代西方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主將和理論權威之一。他融合了當代西方哲學、社會學、人類學、史學和宗教學的思想,在人格理論、夢的解析和精神分析等方麵都有獨到的見解,因而在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中獨樹一幟。弗洛姆一直熱切地關注著現代人遭遇的種種困境,希望用自己創立的學說幫助改善現代人的生活處境和精神狀態,使人人得以享受真正的自由、獨立和幸福。可以說在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中,弗洛姆對現代人的精神生活影響最大。在理論上,弗洛姆融合了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學說,還吸收了哲學、人類學、社會學的諸多成果。

一、人性觀

對生活在各種社會與文化係統壓力下的人們,弗洛姆一直保持著深切的人文關懷。他堅持從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及人生取向,從人類生存的特殊狀況來了解完整的人格,超越了人受本能和生物性支配的論斷。和霍妮一樣,弗洛姆具有積極的人性觀,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一種富於創造性、能主動發揮潛能、與他人關係良好的性格,而這些可以經由社會變革達到。弗洛姆認為,人類最基本的驅力之一是趨樂避苦,許多人將緊張狀態的解除和感官的滿足視為幸福達成的途徑,拚命追求它們。而且,人還能通過創造性地利用自己的能力,來體驗幸福和快樂。人類本質的另一個方麵就是愛,愛能增進喜悅和快樂。一個人創造性地發揮潛能與創造性地愛,最能使人擁有持久的幸福。例如,一個父親以其辛苦賺來的錢,為其幼小的兒子買了一輛雙輪腳踏車。他買車的原因是為了兒子的成長,而不是想重溫自己童年時代的生活。父親因愛兒子而盡情地奉獻自己,而不是控製兒子。他在幫助兒子學習腳踏車的過程中,體驗到無限的幸福。因為兒子是他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一部分。但是,弗洛姆也指出,有些人會以病態的方式來體驗幸福,如通過支配他人而獲得施虐性的歡快感,通過自我折磨獲得自虐性歡樂,這些快樂感通常會伴隨著嚴重的人格缺陷和生理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