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學

第四節 理論應用

字體:16+-

一、精神病理學

沙利文也認為精神疾病隻有程度的不同,而沒有種類的區分。精神病人與正常人沒有本質的區別,甚至在每一個精神病人身上都有像精神病學家的部分,即便是他們的怪異行為也是與正常人的某些機製相關的。

(一)精神疾病的成因

在沙利文看來,所有非器質性的心理疾病(包括神經症和精神分裂症)都是由病態的人際關係造成的。這些病態的人際關係包含嬰兒期時母親的過度焦慮,幼兒期的孤獨、父母懲罰的標準不一和缺乏溫柔,找不到滿意的少年同伴群體或前青春期密友,青春前期時的異性戀和性欲上的問題,等等。這些都會導致自尊的顯著下降,形成特別頑固與歪曲的自我係統,從而妨礙個體建立起一個成熟的人際行為資源庫。例如,充滿惡意的個體,自我係統被膨脹的壞我所控製,使他過分依賴仇恨這個動力機製,對自己和他人都充滿了貶抑,很顯然,這種極為有限和消極的人際行為資源不可能或者非常難以發展成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而且低自尊還會慢慢引發一些偏差行為。

總之,沙利文覺得無論特定精神疾病的成因和形式如何,在治療的時候都必須當做是人際關係的問題。同時他也注意到了社會力量的作用,他認同弗洛姆的病態社會導致病態人格的說法。他認為“西方社會是一個典型的病態社會,在那裏的每一個居民、每一個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都是病態的”(Sullivan,1964,1971)[1]。

(二)精神疾病的種類

沙利文對現行的精神疾病分類標準和命名方法是持批評態度的,因為他覺得各種病症之間並無本質區別,不過他在做臨床診斷的時候還是使用了這些公認的名稱,如躁鬱症、歇斯底裏症、疑病症和妄想症,等等。

二、精神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