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未来的你(全2册)

番外2 谈判

字体:16+-

杨文宇这段时间过得非常惬意。

作为归零计划的发起人,他的使命就是监督包括路非砚在内的十名特工,保证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回到二十六世纪。虽然这一年中出现了不少状况,但都勉强解决了。再过不到两个月,他便可以收拾收拾,回去复命了。

结果,就在这个时间,一位意外的访客打破了他惬意的生活。

素雅的包厢内,茶香氤氲。

杨文宇望着坐在对面的顾琰之。

作为言茉他们十名特工的上级,杨文宇自然是知道顾琰之的存在的。他很好奇,顾琰之通过路非砚的关系找到自己是要做什么?替言茉求情?或是想让言茉留在这个时空不要离开?

不过无论是以上的哪一个,他都爱莫能助。

没想到的是,顾琰之却完全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人。从进来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没有说话,仿佛他费尽周折地找到杨文宇,真的只是找杨文宇来喝茶一般。

最后,还是杨文宇没沉住气,率先打破了沉默:“顾先生,你来找我到底有什么事?如果是想要将言茉留下来之类的话,我想就不必提了,没人帮得了你。”

“杨先生,你误会了。”顾琰之品了品杯中的铁观音,终于开口,“我不是来请阁下帮忙,我只不过想来问阁下一个问题。”

“哦?什么问题?”

“我听说,你们时空穿越的第一守则,是不能破坏历史进程对吗?”

“顾先生知道得真多。”

“如果历史进程被破坏了,你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复原对吗?”

“那是自然。”

“那如果你们的目标人物全都死了,会怎么样?”

此话一出,杨文宇的心底顿时涌上一抹不祥的预感。

这一次的白子蔓事件,已经让他们付出无数的精力去收拾烂摊子,如果十名目标人物同时出事,那么引发的后果简直不可估量,到时候已经不是他的职位保不保的问题,而是吃多少年牢饭的问题。

他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人,来者不善。这种认识让他瞬间正襟危坐。

“顾先生到底想说什么?”

“我知道言茉这一次行动的所有目标人物。你说,我如果想让他们死,是不是易如反掌?”

顾琰之说得轻描淡写,仿佛讨论的不是十条人命,而是一场简单的游戏。

杨文宇的脸色顿时变了。

杨文宇知道,顾琰之不是在开玩笑,他的确有这个实力。

但是——

“顾先生,您究竟要做什么?”

“还没听出来?”顾琰之把玩着手中的茶盏,轻描淡写地道,“我在拿这九个目标人物的命威胁你们。”

“不会的。”杨文宇听见自己干巴巴的声音,“你不会这么做的。”

而对面的顾琰之微微勾了勾嘴角,目光中却带上了一丝冷酷的味道:“你可以试试看。”

一滴冷汗沿着杨文宇额头滴下。

打蛇打七寸。

要是一两个目标人物出事,时空管理局的人还有办法填补这个窟窿,但要是这名单上的十个人统统出事,那么历史的进程就会彻底被毁坏。顾琰之一开始并没有说出自己的目的,而是先抛出了他的筹码,而这个筹码是如此之大,让杨文宇毫无还手之力。

杨文宇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这个时候,他决不能怯场。

“你这么做,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老婆都没了,还需要什么好处?更何况……”顾琰之往椅子上一靠,气定神闲,“在我出事之前,你会先出事。你会彻底失去升迁机会,还可能因玩忽职守而被判刑,让我猜猜你可能会被判多少年?十五年?二十年?或者无期?我不怕后果,你也不怕吗?”

这是一个比谁更狠的游戏。

很显然,杨文宇根本不是顾琰之的对手。

的确,他怕。

他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时空管理局里一个小小的处长。面前这人不怕失去更多,而他却害怕失去更多,这就注定了他是输家的结局。

许久之后,杨文宇长叹一口气,终于选择妥协。

“说吧,你到底想要我做什么?”

“很简单。”顾琰之放下手中的杯子,从容不迫地道,“我要同言茉一起离开,需要你协助。”

他果然是为了这个而来!

“这是不可能的,言茉难道没有告诉过你,每一个时空舱都录入了相应特工的基因密码,如果并非该基因的主人启动时空舱,时空舱便会立刻自爆,你不可能有机会到我们那儿去。”

“这你不必担心。我会同路非砚进行大脑移植,到时候你只要协助我们完成,并帮我们消灭所有证据即可。”

他的语气十分平静,仿佛要换的不是自己的大脑,而只是手中的一个水杯、一支钢笔一般。但杨文宇却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滚了下来。

“你们竟然……”

的确,这是唯一的可能。

只要交换大脑,基因便不会发生更改,顾琰之用路非砚的身体进入时空舱,就可以顺利骗过基因检测!

顾琰之从椅子上缓缓起身,理了理手中的白手套,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放心,按我说的做,我和路非砚会永远受你们控制,按照历史想要的样子活着。如若不然,我们只好让历史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活着。”

这个世界,强者为王,适者生存,事已至此,他也只能认命。

只是杨文宇不明白,为何路非砚会愿意同顾琰之联手制造这个局?为什么路非砚会同顾琰之一起冒此风险?

直到移植手术开始的那一天,他终于没忍住,开口问了这个问题。

路非砚的回答却是:“他有为之不得不走的人;而我,自然也有为之不得不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