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

第三十二章

字体:16+-

散会了,大家都纷纷上来与杨鹏副省长告辞话别。

握手时,也都免不了寒暄两句,再说几句保证完成任务之类的话,

最多的则是对刚才杨鹏讲话的叫好和赞扬。

“杨省长您今天讲得太好了,太重要了!”

“讲得好,真正讲到了点子上!”

“省长今天的讲话振聋发聩,收获满满,回去一定认真传达,认真贯彻!”

“杨省长,您今天真的讲到我们心坎里去了,好久没有听到这么接地气的讲话了!”

“杨省长,我们那里的情况确实像您讲的那样,回去一定及时传达,全面落实!”

“真好,真好,讲得太好了!”

甚至连水利厅的副厅长也跑过来,给杨鹏竖起了大拇指:“我回去立刻就给我们主管副省长传达汇报,如果这次抗洪成功,您劳苦功高!”

省教育厅厅长张傅耀也坚持等在一旁,最后握手告别时,十分动情地说:“杨省长,您今天这么一讲,我心里真是踏实多了。咱们省学校年年暑期出事故,这次大汛情,真怕出什么大问题。您今天的讲话,我明后天就在全省教育系统传达,如果您能参加一下最好,如果不能参加,我们就现场播放您的讲话。您的讲话我们全程做了录音,每一句都很有分量,很有针对性……”

杨鹏一边微笑地听着,一边不停地点头,同时也不停地表示请大家努力配合和支持。但萦绕在脑海里的一直还是夏雨菲的那个信息:“临锦市水利局局长张亚明昨晚被免职……”

面带微笑的杨鹏,一直处在这个信息给他带来的强烈震动之中。

昨天晚上,张亚明局长还专程来找杨鹏副省长汇报工作,一直到深夜快十一点了才离开。

而在昨天晚上,张亚明就已经被免职了!

这就是说,张亚明局长来找杨鹏副省长汇报工作时,很可能他就已经不是水利局局长了。

肯定是市长程靳昆撤了张亚明的职。

为什么要临阵换将?肯定是市长对这个局长不满意。之所以不满意,主要原因就是不听话,不按市长的意图办事。

局长当时汇报工作,也明显对市长的决策不满意。

没有什么明争暗斗,派别之分,更没有什么利益之争,非分之想。

纯粹就是工作上的矛盾,决策上的分歧。

局长认为市长的安排是有问题的,他不想按照市长的意思去办事。

于是,市长就毫不犹豫地免掉了局长。

免掉一个水利局局长,市长一个人是做不了主的。在一个市里,免掉一个局级干部,市长必须征得市委书记的同意和批准。当然,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也都必须同意。这几个人不同意,不知情,堂堂一个水利局局长,不可能一下子就被免掉。

免去一个重要的中层干部,需要很多程序。不可能一步走完这些程序,也就是说,不可能市长一说,书记一同意,这个局长就被免掉了。

必须有一个过程,有一个时间段。

他们这几个市委的重要领导同意了,一直到主管领导市委书记最后同意了,才能最后在市委常委会上正式履行程序,正式免去水利局局长的职务。而后还得在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这个水利局局长的职务才算真正被免掉。

程序上是这样,但碰到紧急情况,有时候也会有例外。在现实情况中,大多时候,只要市长与市委书记率先同意了,水利局局长的职务事实上也就不存在了。市长与书记同意了,接替局长职务的人一旦到位,并且已经开始行使局长的职责,那就相当于局长的职务已经被免掉了。

而其他程序,完全可以以后再逐项补齐。

那么,市长和书记昨天晚上这个决定究竟是什么时候做出的?

这个水利局局长,究竟是昨天下午,还是昨天晚上被决定免职的?

最晚也不会超过昨天晚上十一点。

十一点张亚明局长来杨鹏副省长这里汇报工作的时候,他肯定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免职了。

昨天杨鹏副省长见到徐帆书记时,还一再嘱咐,请徐帆书记一定见

见临锦市有关方面的几个人。这几个人都是专家型的基层干部,对下面的情况非常熟悉。他们知道的情况,对这次防汛抗洪,应该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这其中就有市水利局局长张亚明。

结果就在昨天晚上,张亚明被免职了。

这就是说,杨鹏昨天给徐帆书记讲到见面这件事和这几个人时,徐帆书记很可能已经同意并做出了免去张亚明局长职务的决定了。

那时候,市长程靳昆已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徐帆书记,徐帆书记一定没有意见,而且很可能当时就同意了。

张亚明局长在给杨鹏副省长汇报工作时,讲到了自己在工作中同市长程靳昆的分歧,会不会在那时候,市长就打定主意要免去张亚明的局长职务?

当然,市长当时有可能已经知道局长张亚明会越级找领导说明情况。因为杨鹏副省长就在临锦,尽管他并不主管水利工作。

这一切问题,见到张亚明,都会水落石出,清清楚楚。

让杨鹏副省长无法理解的是,徐帆书记在已经知道张亚明会被免职的情况下,不仅没告诉他实情,甚至还表示同意见见这几个人。这其中,就有这个将被徐帆书记同意免去职务的水利局局长张亚明。

如果情况属实,那就是说,徐帆书记有意对杨鹏隐瞒了这件事。

为什么?

有必要吗?

或者觉得暂时不能让杨鹏副省长知道这件事?

这又是因为什么?

临阵换将,兵家大忌,徐帆能不清楚?

昨天晚上,杨鹏尽管和张亚明谈话时间不长,但感觉张亚明是个真正的水利专家,对全市水利方面的问题了如指掌,经验丰富。尤其是在水利投资方面,成绩卓著,口碑载道,老百姓都夸张亚明是个务实能干的好领导。

其实像这样的干部,用对一个,可以带动一片。

除非领导不喜欢,也不想用这样的干部。

和平时期,没有什么重大事件、重大冲突和重大灾情,有些领导唯一喜欢的就是听话的干部,尤其喜欢报喜不报忧的干部。领导喜欢什么就干什么,领导想听什么就汇报什么。

就这样,在干部圈里很容易便促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氛围,最终必然会形成从平庸到浮夸最后到腐化的干部环境。就像任月芬说的那样,一种氛围,一股戾气!

张亚明年龄尚在适龄范围之内,这样的专家型领导干部,即使不提拔,不重用,即使有什么矛盾和冲突,也不至于让他脱离最擅长最本行的工作岗位,尤其是在重大汛情即将来临之际,这其中的利害,潜在的风险,徐帆书记会不清楚?不知情?

市长为什么坚持要在这个时候免去张亚明的局长职务?

除了意见上的不和,肯定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什么原因?

是不是自己在红旗蒙山两座水库调研时让市长感觉到了什么?

张亚明局长的意见与市长不一致,但与杨鹏副省长的想法完全相同,会不会因为这个?

如果是因为这个,那一切就都明了了。

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重大汛情中,市长的决策和威望决不能受到任何影响和威胁。

这就是说,张亚明局长昨天晚上来见杨鹏副省长,是促使市长最终下决心并连夜免去张亚明局长职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张亚明局长六点左右就等在那里了,这个情况市长一定知晓。

既然你要越级报告,那我就立刻免了你!

市长真会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杨鹏回身看了一眼刚才就坐在身旁的徐帆书记。

此时徐帆书记正在笑容满面地与即将离会的一些省市的厅局长们握手话别,言谈正欢。

他转过神来,想马上找个知情的人了解一下,临锦市的水利局局长

张亚明是不是真被免职了?然而杨鹏又立刻意识到,现在了解还有什么意义吗?

最知道情况的人不就是徐帆书记吗?

徐帆书记不就在你跟前吗?

直接问他,这一切的一切不就马上清楚了吗?

但你为什么此时会这样踌躇不安,惊诧不已?

是不是感觉到一股浓浓的火药味?

还有,是不是觉得自己这个副省长此时询问这个水利局局长的去留,会让人觉得多虑了?敏感了?越级了?

按规矩,市一级的人事问题,并不是你这个副省长应该过问的事情。

但问题是,现在大汛在即,这个局长对临锦的防汛抗洪至关重要,如何能不闻不问?

说实话,如果你杨鹏现在是临锦市委书记,那无论如何也决不会在这个时候,将这个水利局局长突然免职。

此时此刻的杨鹏突然自责起来,这一天一夜就忙着会议的议程和讲话稿了,在今天一整天的会议上,他根本没想到过这位局长。

此时杨鹏只想到了昨天晚上张亚明的那些话,而且昨天晚上,杨鹏还特别安排了让张亚明局长在今天的会上要如实发言。

那丁秘书和赵忠泽副秘书长为什么没有安排呢?

只能有一个解释:局长张亚明没来,来的是另一位副局长,于是就没有安排发言。

如果不是夏雨菲的信息,很可能一直到现在,杨鹏也不会意识到张亚明局长没来参会。

这个水利局局长与他这个分管安全的副省长只是业务上的关系、工作上的关系,对这个局长的任用提拔,他管不了,也不会去管。

按规定,也不应该去管。

这也正是我们现在干部管理上最大的争议所在。

管人的不管干活,干活的不管用人。

临锦市主管人事的是市委书记徐帆。

对张亚明局长的免职去留,个中原因,徐帆书记一定最清楚。

徐帆书记作为一把手、作为临锦防汛抗洪的第一责任人,对张亚明被阵前免职的缘由,一定是斟酌过,也一定是同意了的。

杨鹏副省长再次看了一眼徐帆。

徐帆书记依然笑容满面,频频点头,依次与一些即将离会的干部们握手告别,显得十分诚恳,十分温馨。

看着眼前的场面,看着一脸轻松的徐帆书记,杨鹏副省长突然感觉到了事态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这时候丁秘书走过来轻声对他说:“水利厅厅长杨方敏上午没有赶过来,据说只是在市政府见到了程靳昆市长,两人发生了争执,然后就又回去了,下午也没来参会。”

“争执?什么情况?”

“说是关于张亚明局长的事情。”

“你是怎么知道的?”杨鹏有些吃惊。

“刚刚王新成副厅长来了电话,让我给你说一下,张亚明局长被免职了,杨方敏厅长听说后,就去找了程靳昆市长。”

“王新成副厅长说的?”

“是。”

“刚刚?”

“是,他现在在回去的路上,让我一定给你说到,还说这件事你要关注一下。”

看来省水利厅和自己的感觉一样,对这样的任免都有不同意见。

杨鹏立刻又陷入沉思之中。

这绝不是小事!

如果昨天晚上杨鹏就知道了张亚明要被免职的消息,那当时见到张亚明局长时,又将会怎么说怎么做?又会怎样对待张亚明和张亚明的那些话?

还有,今天的脱稿讲话又会怎么讲?

还会像刚才讲话时那样去讲吗?

还会觉得今天的会议十分成功也十分圆满吗?

如果张亚明局长昨天晚上已经知道了他已经或者有可能马上被免职的消息,张亚明局长还会再来找他吗?还会给他讲出那么多隐藏的问题和实情吗?

如果张亚明局长昨晚没有来反映情况,也不知道临锦的防汛工作还存在着这么多风险,你今天的脱稿讲话还会获得这么多的赞扬和好评吗?

也许,以张亚明局长的性格,当得到自己将被免职的消息时,很可能不会再来找他。

肯定不会,张亚明局长甚至很有可能会把杨鹏和那些免去他职务的人看成是一伙的。

如果那样,很可能一切照旧,对临锦水利方面的问题,杨鹏什么也不会知晓。

杨鹏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临锦还有一个水利局局长名叫张亚明。

岁月美好,一切都风平浪静。

夏雨菲的短信就晚了那么一点点。

杨鹏副省长如果在讲话前就看到了这个短信,那他的讲话一定不会像刚才那样四平八稳,尽管讲出了那么多问题。

杨鹏一定会把这一事态的严重性和重大后果讲出来,这才应是这次防汛抗洪中的最大风险和隐患!

作为分管安全的副省长,他一定要在会上把这个问题抖出来。

一定会!

至少也要与他们拼一下,看他们怎么对待、怎么解决。

他终于再次明白了自己的这种感觉,之所以有这种震惊、疑惑、愤慨、震怒,就是因为你不能容忍。

夏雨菲也一定是感受到了这件事情的紧迫性和严重性,所以才在第一时间,给杨鹏发来了这条信息。

夏雨菲也一定是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信息。她知道今天的会议对杨鹏下一步的工作,对临锦市即将到来的防汛抗洪是何等重要,她一

定是在密切地关注这个会议,关注这个会议前前后后所带来的变化。

张亚明局长被免职的消息,只可能在今天上班之前传出来。

水利局只有当干部职工上班后,才会首先给班子成员宣布这个任免决定,而后再在水利局的干部职工会议上宣布这个任免决定。

夏雨菲一定是觉得事关重大,事关全局,所以一分钟也没有耽误,就把这个消息直接发给了杨鹏。

这时杨鹏又看了一眼这则信息送达的时间,下午三点半!

也就是说,杨鹏那时候还没有开始讲话。

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错过了!

夏雨菲不会像任月芬秘书长那样,知道杨鹏正在会上,于是就让秘书小丁来提醒杨鹏。

夏雨菲没有这样的履历,也没有这样的经验,更没有这样的强势。以她的性格,绝对不会让别人来提醒杨鹏。

那时候,正是小组代表发言时间。杨鹏不会在这个时候去翻看手机,无论如何也不会。

只要杨鹏看到这个信息,就一定会改变他下午的讲话内容,他的脱稿讲话,一定会有很大的不同!

对夏雨菲来说,发出信息的时间一点也不晚。

但对杨鹏副省长来说,看到信息的时间确实太晚了。

作为主管防汛抗洪工作的副省长,对这件事绝对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假装不知道。

必须过问这件事,因为这件事与你的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杨鹏再次看了一眼身旁不远的徐帆书记。

会场上的人正在逐渐散去,会场渐渐冷清了下来。

这时徐帆扭过头来,向杨鹏看了一眼,然后一边看着手表,一边对杨鹏说:“杨省长,今天的会议开得太好了,大家都很振奋。你看,都六点多了,我都饿了,先吃饭,还有不少事情咱们一边吃,一边给你汇报。”

很热情,很真诚,看不到任何其他表情和神态。

杨鹏没有马上回答,一边收拾好桌上的东西,一边把这些交给身边的秘书小丁。然后对走到身旁的徐帆书记说道:“书记,我想给你说个事,有时间吗?”

“现在?”徐帆问。

“对。”

“没问题啊,我是担心您饿了。这两天您绝对累坏了,这么大一个会议,那么多准备,还有那么多资料,他们说昨天晚上您几乎一整夜都没有休息。我们也帮不上忙,顶多也就是敲敲边鼓,在一旁摇旗呐喊。有事您尽管说。”徐帆书记热情依旧,诚恳依旧。

“这里不方便吧。”杨鹏看了看会场,很认真地说道,“去贵宾室吧,那里现在没有人。”

“大事吗?”徐帆看着杨鹏认真的样子,有些诧异地说。“重要的事,也是紧急的事。”杨鹏依旧十分认真地说。“好的,没问题。”徐帆再次看看时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