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玉振门之后,庙前的最后一道门也矗立在两人面前。
大成门,门前的石阶正中有飞龙浮雕,甚至写着“大成門”三个字的红色牌匾左右上下,也有六条金龙盘绕。
“大成是出自《孟子·万章》:‘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过了这道门,就是先师庙了。”
先师庙,也被称为大成殿,是整个文庙的祭孔正殿。
殿正面悬挂的大匾,一字一匾书写着“先师庙”三个金字。
每个字匾长2米,宽1.5米。
李萌萌看到这巨大的先师庙三个字,有些发愣:“这手笔,好大啊!”
“这些字来头也不小,是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在就任临安知府时题写的。”
两人隔着老远就已经看到了这三个字,不过在路中间,还有一个大鼎横着。
一尊三米高的铜香炉,非常震撼。
这个铸造于乾隆年间的铜香炉,四足皆为象头。
“有些奇怪,这里到处都是雕龙,为什么唯独这铜香炉脚是象头。”
李萌萌好奇的打量着这铜香炉,香炉上部覆以楼台,盘绕游龙足足有十余条。
李浔点点头:“以前这一带,曾是象的故乡,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
明白了缘由的李萌萌也不再多问,走过了铜香炉,先师庙已经近在咫尺。
走近了看,三个鎏金的大字匾,更是能看出来笔力雄浑遒劲。
匾沿镶嵌着玲珑剔透的木雕龙凤,近看更显震撼。
木门透雕栩栩如生,走进大门后的几块牌匾,虽然在室内,也依然熠熠生辉。
“这个是康熙送的‘万世师表’,这个是雍正的‘生民未有’,还有乾隆的‘与天地参’。”
李浔顿了顿,转向另外一边继续说:“这边呢,有嘉庆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齐帱载’,同治的‘圣神天纵’,还有光绪的‘斯文在兹’。”
李浔依次给李萌萌介绍这几块牌匾代表的含义。
这下李萌萌才知道为什么在殿内还挂着这么多牌匾:“原来这些都是清朝历代皇帝称赞孔圣的牌匾,这在全国也是独一份了吧。”
“当然,毕竟华国尊儒,表达对儒家的重视,也是历代皇帝常常会做的事情。”
全殿由28根大柱支撑,其中22根青石巨柱,都是用整块的石料凿磨而成,大殿飞檐斗拱,结构一看就异常坚固。
五开间的三进深单檐歇山顶是五架拾梁式建筑,整个大殿足足将近500平。
迎面便是供奉孔子圣像的圣龛。
龛座的下部是桌式的,是用石雕琢而成。
至于上部分,是用高档木材镂出精美图案的木阁,孔子圣像就这样坐于龛中。
而东西两侧的龛座里,供奉的是“四配”和“十二哲”。
“这些都是孔子的学生吗?”不知道为什么,李萌萌到了殿内,声音都小了几分。
李浔却是轻轻的摇头:“他们有的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有的是对儒家文化传播与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学者。”
两人在殿内走着,忽然间,在殿外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律动。
李浔和李萌萌循着声音走过去。
原来是一位穿着汉服的女讲解员,此时带着一批游客前来,给游客演奏殿外两侧的编钟。
每个编钟上面都有龙纹在上面,看似都一样圆圆的钟身,却在小锤子的敲打下,《神话》这首歌的旋律便传来出来。
两人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由得有些沉浸。
不过可惜的是,女讲解员只是演奏了一小段,便不再继续演奏。
显然,这是她的工作之一,并不是真正的演奏者。
这是倒是有些让人遗憾了。
不过毕竟人家有自己的工作范畴,想必这也是给游客做简单展示而已。
如果有游客对此兴起了对编钟的兴趣,也就完成了她的使命。
看着一群游客迈入大殿去瞻仰孔子的圣象,李浔和李萌萌也就不在进入,向着旁边走去。
位于毕竟先师殿的左右两边,还有其他的建筑。
东西两座碑亭,也有它们的独特。
东碑亭的正墙上镶着清代雍正年间的“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记”。
而西碑亭内,这是有满汉文碑刻的“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
碑文的内容不算复杂,是乾隆皇帝的御书。
其上记述了清乾隆年间平定薪疆的准噶尔贵族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史料。
最后建筑群是在先师殿的后方。
名为崇圣祠的地方,是祈奉孔子父母的殿堂。
只是到了门口,便能看到雕梁画栋的样貌,与大成殿相呼应,蔚为壮观,殿前的石栏望柱拜台上,刻有杭洲西湖二十四景图。
只是大门禁闭,也无法入内观看。
东边还有仓圣祠和二贤祠。
前者供奉传说中的汉字创造者仓颉,后者这是纪念明朝被贬谪至此,讲学十余年,并且对边地教育有功的文人学士王奎、韩宜可而建的祠堂。
仓圣祠的门口还放着一块石板,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体验在石板上拓字。
“怎样,要不要也过一把现代仓颉的瘾。”李浔打趣的询问李萌萌。
李萌萌饶有兴致点点头:“这个是怎么做的?”
“来来来,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我也没体验过。”
李浔也颇感兴趣。
两人看着石板和旁边铁盆中的刷子,顿时商量着怎么动手。
根据电视中的画面,大致的流程也清楚。
最难得一环已经完成了。
石板上已经有反刻的文字,只需要把墨水均匀的刷到刻好的文字中,再把白纸倒扣贴上去,这样便能把石板上的文字拓印到纸张上。
说起来流程倒是很简单。
但是实际上,把墨水刷到刻蚀好的文字中,这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情。
墨水灌得太满的话,会溢出,污染到纸张上的其他地方,太少的话,文字又不完整。
必须每个字的墨水都刚刚好跟石板齐平,多一分少一分,都难以完好的拓印出来。
两人也是尝试了好几遍,这才勉强拓印了一张还过得去的文字出来。
“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
李浔看着纸张上的字,也是颇有感慨。
“这是出自哪里的字?”李萌萌也欣喜不已的看着这张字。
哪怕手上还有些墨汁沾染也顾不得了。
“这是《行书程子四箴轴》,一位宋代大儒程颐所撰写,其中的听箴,写得这是这四句话。”
“为什么他会作出这话呢?”她有些不解,“这里是文庙,难道,跟孔子有关?”
李浔则是笑哈哈的跟着她往回走:“你这次倒是猜对了,他写出这《行书程子四箴轴》,其实是读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