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場絕學三部曲(共3冊)

4.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

字體:16+-

明政府裏的主戰派,沒有反思鬆錦戰役失敗的原因,而是把勢在必行的和談,視為辱權喪國的行為,並以此為契機,對與自己政見不同者,進行迫害或排擠。

皇太極確實想與明政府罷兵和談。那樣,他不僅僅狠狠敲明政府一筆,每年白白獲得1萬兩黃金、100萬兩白銀,還能利用兩國休戰的機會,抓一抓國內的經濟,為再一次與明政府打大規模的戰役,做物質上的儲備。

當潛伏在北京的諜報人員,把明國君臣競相而起阻止和談、陳新甲被殺、馬紹愉被貶的情況反映到沈陽時,把期待和談順利進行的皇太極都氣樂了。

皇太極非常難以理解,和談,對明政府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最起碼能花錢買來一方和平,騰出手來對付國內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孱弱的國力,已經不允許明政府內外雙線作戰,這是不爭的事實。

更讓他納悶的是,大明皇帝不是號稱至高無上、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嗎?怎麽會如此反複不定言行不一?和談,是他敕書給陳新甲,命其相機行事,陳新甲、馬紹愉按命行事,怎麽又萬惡不赦了呢?

看來和談已經胎死腹中,以一場鬧劇的方式落下帷幕。接下來,清政府要做什麽?

鬆錦戰役大勝,已經讓清政府官員信心爆棚。他們不再迷信有200多年曆史泱泱大國的實力,確信清軍已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夢之隊”。於是,在明政府單方撕毀和談協議時,他們紛紛主張,清軍應直搗北京,終結苟延殘喘的明政府,取而代之。

積極主張立即進軍北京推翻明政府的,還是那些在明政府為官多年、後轉投清政府的那群漢人。他們仇恨明政府的程度,比那些滿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1642年10月,鬆錦戰役剛剛結束,固山額真墨爾根李國翰、佟圖賴、祖澤潤、梅勒章京祖可法、張存仁一起給皇太極打報告,要求進兵北京,推翻明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