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笑翻中國簡史

第一個稱德的王朝

字體:16+-

“五德終始說”可是個大大的好東西,因為這套理論包容性特別高,誰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修改。按它的本意,隻有擁有正經德性的勢力才能推翻前朝創立新政權,但是此後大家全都反著用,先捏掉前朝,然後再給自己配一個合適的“德”,以證明自己是受命於天的合法政權。這就好像是先上車後補票,先生孩子再領結婚證,先打下伊拉克再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樣,古今道理全都相通。

曆代造反派都應當感謝鄒衍,因為既然有了這樣一種先進的理論來武裝和指導,那麽大家吹噓起自己的“受命於天”來就更加理直氣壯了。首先發現這種好處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商人、政治家呂不韋,他不僅讓門客把這套理論寫進《呂氏春秋》裏去,並且按照“五德終始說”為今後新王朝的創建積極籌備理論基礎:周是火德,水能滅火,水克火,嗯嗯,那麽取代周朝的自然就該是擁有水德的王朝啦。

周朝末代君主周赧王大約死於公元前256年,是在呂不韋當上秦國相邦的七年之前。也就是說,呂不韋召集大群門客編纂《呂氏春秋》的時候,周朝已經滅亡,可是七雄爭霸,新朝代還沒有誕生。七雄雖然已經全都稱了王,可是它們的祖先都隻是周王朝分封或者承認的諸侯,名義上是周天子的臣下(包括那個始終不肯真正服從王化的楚國),也從沒統一過天下,自然沒資格擁有正統地位,給予“德”的屬性,所以被自動無視了。呂不韋的目光在朝後看。

——話說這種拿割據勢力不當王朝,既不給正統地位也不論德的計算方式,以後還經常會碰到,並且被變出無窮無盡的新奇花樣,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呂氏春秋?應同》裏相對王朝德性的說明,比當年鄒老教授所言更為詳細,說明了這一門學問始終是在向前發展的。書中說,大凡將有新的帝王、新的王朝興起,上天一定會先降下祥瑞預兆來提醒老百姓。比如黃帝的時候,上天先生出大蚯蚓和大螻蛄來,於是黃帝就說:“土氣勝!”因為土氣勝,所以流行黃色服裝,辦事兒也很土。等到大禹的時候,草木經過秋季、冬季都不凋零,於是大禹就說:“木氣勝!”因為木氣勝,所以流行青色服裝,辦事兒也很木。等到成湯的時候,上天先從水裏生出一柄金刀來,於是成湯就說:“金氣勝!”因為金氣勝,所以流行白色服裝,辦的都是金事兒。等到周文王的時候,上天先派火老鴉叼著大紅文書聚集在周朝的宗廟裏,於是周文王就說:“火氣勝!”因為火氣勝,所以流行紅色服裝,辦事兒也很火。替代火德王朝的,一定是水德王朝,上天一定會先預兆水氣勝,因為水氣勝,所以流行黑色服裝,辦的事情都非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