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人民永遠是最可愛的

千篇一律的“好”影評

字體:16+-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別說看電影,就連看影評也需要技巧。一部電影公映,影評鋪天蓋地而來,如何甄選出比較靠譜的評價作為自己觀影參考,也是身為現代人必須要具備的能力之一。

寫影評是個技術活。我認為好的影評無外乎兩種:一種適合看電影之前看,讓人放下文章恨不得立刻跑到電影院去;還有一種是看電影之後看,讓人讀完以後淚流滿麵連連捶桌子說這小子真是我肚子裏的蛔蟲把我想說的全說了。

套用托爾斯泰的一句話:好的電影,各有各的好處;壞的電影,毛病卻都差不多。影評也是如此,每一部好電影的好影評,妙處都是不同的,你沒法把它們總結成一二三四條。

但除了好影評以外的那種影評,就不一樣了——這種影評不一定是壞的文字,正相反,它往往寫得花團錦簇、精彩紛呈,但實際上卻毫無幫助,甚至有可能讓你誤入歧途。製片方在新片公映時都會邀請一些人來寫評論,這類應酬之作既無誠意,也無真意,不好拂人麵子,隻好吹捧一二。如果錯信了他們跑去電影院,那就真是遇人不淑了。

所以我要試著把這類影評一一解剖、歸納總結,寫成教訓,讓後來人多個心眼。如果你在一篇影評裏發現以下幾種現象,那麽就要多加留神了。你遭遇的,很可能就是“好影評以外的那種影評”。

第一個現象是讚“內涵”。

“內涵”這個詞現在已經淪為萬金油。就像你實在不知該怎麽誇獎女人就說她有氣質一樣,很多影評人實在不知該怎麽誇獎電影,就會用到這個詞:這個主角的演技頗有內涵;這一連串鏡頭的運用充分體現了內涵……甚至還有懶惰的人,直接以一句“這部電影很內涵”涵蓋了整篇影評。

類似的詞還有“層次”:這部電影拍攝得很有層次;“節奏”:這部電影的節奏非常好;“氛圍”:這部電影營造了很好的氛圍。總之,它們沒帶來任何新東西,但很容易就讓人肅然起敬。最妙的是,你沒法說作者錯——都是務虛的主觀感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