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海1

第十四章 季风

字体:16+-

科考船在无数的龙卷风里躲避,还要避开海面上一些无底的深洞。

每一秒,都面临着大难临头的危险。

两天三夜过去,大家都疲惫不堪。但都在坚持。海面上的环境仍旧没有改观。现在科考船船身的抖动,也变得更加厉害,甚至听到了一些嘈杂的金属撕裂和摩擦的声音。

别说人支持不下去,科考船也处在散架的边缘。

众人连续几天都没吃东西,只是靠饮水维持,众人的体力接近极限。从所有人的脸上看出,他们也很累。累得就想这么死掉,一劳永逸的休息下去。包括曹沧自己。

曹沧对细妹说道:“你还能坚持多久?”

“我现在就坚持不下去了。”细妹苦笑道:“干脆大家伙放弃吧。”

曹沧把细妹的肩膀摇晃两下,眼睛瞪着细妹。

“我不想这么累了。”细妹说道:“凭什么就要我的家族承受这些。太不公平。”

“就是死,也不能死在懈怠中。”曹沧说道:“既然国家选择了我们,我们就不能让祖国失望。”

“在这个地方,我们所做的事情有谁知道。”细妹说道:“我们再怎么努力,谁又会理解。”

“我们自己。”曹沧说道:“这就足够了。”

勉强打起精神的细妹,又坚持了一天。

这一天,是非常关键的一天。因为,从第二天开始,狂躁海洋,终于开始减弱它的力量。虽然海面上仍旧是凶险无比,但是细妹能够稍微松懈一点。

不再是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危险,海面上的龙卷风少了一些,剩下的只有最壮大的水柱交替出现。

海面上平静多了。

众人开始轮换着休息。约瑟夫想细妹示意,她可以休息一会。

细妹躺倒在甲板上,立马就睡着。细妹睡了几个小时,再次站起来的时候,曹沧也支撑不住。半坐着靠在舱壁上睡去。

曹沧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曹沧的睡眠很有质量,不做梦,充分利用休息的时间恢复精力。

现在海面上仍旧是惊涛骇浪,但相比之前,海浪的威力不再那么无序且混乱。海面上的龙卷风仍然存在,但是只剩下可数的几个巨大水柱。并且这些水柱的移动方向,基本渐渐保持一致。

一些方向相对的水珠,被四周的飓风拉扯,砰然碎裂,化作雨水落下来。方向相同的水柱也在渐渐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水柱之间慢慢接触,相互碰撞,扭曲成古怪的形状。经过长时间的调整,损失了一部分的体积,才合为一体。

海面上的风向终于朝着一个方向了。这个时候,最大的水柱也横着倒向水面,消逝在汪洋中。气流的主要方向已经定型。海面的海水急速的流动,科考船所在的海水就好像是一条奔腾的大河,向着前方前行。

现在不需要科考船本身的动力,船只也移动的非常快。平且开始平稳。

众人都松懈一口气,除了细妹和约瑟夫,都坐下来。

周姐走了进来,对曹沧说道:“原来这里的洋流,是间断性的。随着季风兴起,随着季风结束而停止。”

“这么复杂?”曹沧说道。

“错了。”周姐说道:“刚好相反,这里洋流的流动和起因,都比地球要简单得多。地球上的洋流不仅是有气候上的因素,还有海水盐度的影响。而这里,至少从现在看来,只是随着大气的流动而移动。”

“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飓风和海浪,就是这异海的变动?”

“是的。”周姐说道:“也许,现在整个异海,都是这样,不同的方向的季风带动海水流动。这就是异海的气候特征。平静的时候,就是死海,季风开始的时候,洋流穿越整个海洋。”

异海当然是活的,而且因为海洋里的生物种群比地球更加丰富,海洋里物种之间的食物链在季风和洋流的交换下,保障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和发展。这里食物的充分远远超出了地球,为生物的进化朝着体型巨大的方向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基础。

曹沧隐隐知道,这个实验的目的了,世界上能掌握这个秘密的国家,一定是想在这个异海发展自己的势力,这就是地缘政治。民族扩张的本能,就是争取生存空间,人类必须要不停的寻找更多的生存空间。来保障民族的延续和发展。

而异海,就是人类正在寻找的新大陆,不对——新海洋。

海面上开始不一样了,到处都是鱼类。各种各样的鱼类在海流的带动下,飞快的游动。这些鱼类都和科考船一样,顺着海流前行,向着前方。很多鱼类从海面下跃出,腾空而起。

一些鱼类甚至跳跃到科考船甲板上来。还有一些大型的爬行动物的后代,偶尔浮出水面,几次都碰撞到科考船,幸亏约瑟夫及时躲避。

这些动物都没有攻击性,它们现在的所有的行为,都只有一个,随着洋流前行,前行……

美国人也看懂了这一点。虽然他们没有想周姐这样的气候学家。但是眼前的现象,任谁都明白了,这股洋流,就是所有生物生存下去的重要环节。

“那些死亡的鱼类。”卡林说道:“那层层叠叠漂浮在海面上的鱼类尸体。它们死的并不蹊跷,它们是被挤死的。这里海洋里的生物数量太多,在死海的环境下,没有对流,生物的生存空间因为这个原因,变得狭小,在狭小的空间里,生物渐渐失去了多样性,这还不是最严峻的现实,而是一个空间里的生物会越来越多,拥挤不堪,体质较弱的生物,无法生存下去,支持下来的幸存者就等到了这个洋流,这洋流带动海里的生物,到这海洋的另外一个遥远的地方,和不同的物种之间交融,这实际上就是扩大了生存的空间。这也是环境对生物物种的筛选,能够适应这个气候的生物,就是这片海洋的主人。”

“我们的地球,就是一个拥挤而狭小的空间。”周姐冷漠地对曹沧说道。

“所以我们不能挤死在地球上。”曹沧说道:“这就是国家派我们来的目的。”

曹沧听到卡林在继续侃侃而谈: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成了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作为一个没有天敌的物种,生存最大的威胁就是自身的数量。在没有智能生物的环境里,大自然会巧妙的限制这种生物的繁衍。例如地球上大型的猫科动物,生物的基因会让它们繁殖能力急速下降,而处于生物链底部的生物,就会利用庞大的生殖繁衍能力保持种群的延续。

可是人类不同,人类已经克服了这个规律,在地球生物链的顶端,无限的繁衍自己的种群数量。这绝对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人类要生存下去,只有两个手段。要么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种群的数量。这一点,他们中国人已经在做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拓宽生存的空间。如果不是大航海时代的地理发现,也许欧洲早已没落。我们所在的这片海洋,也许就是下一个新大陆。”

曹沧从美国人脸上震惊的表情,可以肯定,他们和自己一样,到现在才真正的理解这个实验的终极目的。

035

“民族的延续。民族的延续。”干事的话又在曹沧的耳边响起。还有在神秘建筑物里接见曹沧的老人,把握国家走向的老人,对曹沧的期盼。曹沧历历在目。

是的,这个实验,就是一场战争。并且是一个时间无限拉长的战争。世界上能延续至今的民族,都是在文明启蒙的时代就开始扩张自己生存空间的民族。无论是失败的罗马人,蒙古人,还是延续至今的汉民族。还有横扫欧洲的日耳曼人……到近代的英国、美国、俄罗斯,当然包括中国。无一不是侵略性极强的民族。

华夏民族从黄土高原走向整个东亚大陆,英国殖民于全世界,俄罗斯基辅大公到彼得大帝把一个小内陆国家发展成横跨两个洲三大洋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势力遍布全球,这都是在争夺各自民族的生存空间。

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争夺生存空间的过程。几千年来,不同种族的势力此消彼长,有的被剪灭,有的顽强的坚持下来。这民族之间争夺生存空间的行为,绝对是排他的,利己的。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绝不会相互合作。

现在地球上综合实力最强大的三个国家,已经完全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已经做出了行动,异海就是文明延续的下一个战场。

曹沧现在已经完全明白这个实验的目的了。

科考船上的每个人,还有潜伏在海底深处的台风极核潜艇。就是中美苏三国派遣到异海的先行人员。现在根据曹沧所知道的线索,勉强能推断这个实验从筹划到实行的过程了。美国人一定是最先找到了进入异海的途径,但是完成实验,缺少一个重要人物,很巧,这个人物就是曹家的后裔。在美国人秘密寻找曹家后裔的时候,隐藏在美国情报机关的间谍,发现了这个实验的重要性。也许这个间谍,就是寻找曹家后人行动的负责人。于是中国方面也知道了实验的重要性,并且得到了一些实验的资料,在南京大学和罗布泊进行类似的实验,可是实验失败。知道凭借自己力量无法完成实验的国家领导人,于是转而和美国合作。借助美国的资源和科技实力,合作进入这实验。美国人因为曹家后裔的缘故,只能答应中国方面的要求。中国方面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就算是中国人进入异海,也无法对美国人保持优势。这样,就需要拉入一个牵扯美国实力的国家进来。这个国家也要实力强大,并且和美国敌对。最弱小的中国势力才能在两个大国之间的角力下,渔翁得利。

还有比苏联更好的选择吗。

科考船在洋流的带动下,飞快前行。细妹和约瑟夫轮流换班指挥船只,几天过去了。现在到了细妹休息的时间。

曹沧和众人一样,精神放松,也去自己的舱室睡了一觉。睡醒后,去看了看老宋。老宋现在松了绑,但是被美国人关在船舱里不让出来。

老宋看到曹沧,恨恨地骂道:“汉奸!”

曹沧想对老宋解释,可是老宋背过身去,不再理会。曹沧转身走回去,刚好看到周姐端着食物走向老宋的舱室,卡林和乔伊陪同着。周姐看见曹沧,头仰起来,对曹沧不屑于顾。

曹沧走到船舷边,双手把住栏杆,向远处看去。科考船的这一侧五六十米开外,排列着一串漩涡,不算大,最粗的也只有几米,但是很多,呈一条不规则的线状排列,两边都看不到头。

曹沧正在奇怪这个现象。科考船的船头开始左右摇晃,能察觉到海面的水流又变得纷乱,扰乱科考船的方向。科考船几次都向着这些漩涡方向行驶,然后又勉强扭转方向,掉头回来。看来约瑟夫已经意识到了危险,努力调整。

曹沧方言看去,远处的海面隐隐能看到流向,也是一样的快速流动,而方向正好和科考船所在的洋流相反。两股洋流交错的边际,就产生了无数的小漩涡。

看来洋流非常宽阔,宽阔到了约瑟夫在航行的时候,无法察觉到方向已经偏离的洋流的正中心。

看来这异海里,洋流的流动和河流区别并不大,愈是靠近边缘,水流的方向就愈不可测。中央部分,虽然流速更快,但流向却很稳定。

看明白这点的约瑟夫,依靠科考船的动力,渐渐把科考船驶回洋流的中央。约瑟夫渐渐能了解这洋流的水流特性之后,又指挥科考船向着另外一个方向,渐渐靠近。目的很明显,这是在计算洋流的宽度。曹沧也在根据船只行驶的速度和夹角暗自估算。

这洋流应该有几十公里宽。只有这么庞大的海流对换,才能支撑起整个异海的生物物种交流。

曹沧又看到飞鸟了。一群铺天盖地的飞鸟在船尾后很远的上空,也是顺着洋流上空的季风风向,这个鸟群,应该是出发较晚,它们飞行的速度很快,借助着季风,速度远远超过科考船。眼看它们就飞到了科考船后面不远的地方。

现在美国人也看到了飞鸟。除了艾伦和约瑟夫都集中到船尾来观望这些海鸟。

卡林曾经说过,这片异海因为没有陆地,不可能进化出鸟类。现在大家都想证实一下,卡林的推断的错误到底在什么地方。或者是所有人内心里都在期盼,这个异海,是有陆地存在的。

鸟群越飞越近。隔得近了,才发现这密密麻麻的飞鸟突然开始集中,从散乱的片状队伍,形成了三角形,三角形的尖角,正是对着科考船的方向。

当最顶头的飞鸟距离科考船尾部不到一百米的时候,船上的人类终于明白了飞鸟的意图:它们飞累了,迫不及待的需要一个落脚点,科考船就是它们正在找寻的落脚点。

飞鸟最前面的几只已经飞到科考船上,但是它们并不是站立在甲板上休息。而是疯狂的攻击船上的众人。

所有人都猝不及防,被这些飞鸟扑到身上。

卡林用手抱住一只,用力捧住,递到自己的眼前。

“它们不是鸟!”卡林惊慌的狂叫起来。

不用卡林提醒,曹沧也看到了,这的确不是鸟,它们是鱼,飞鱼。

这个和地球上截然不同的海洋,竟然从海鱼进化出了能够在空中长期飞行的飞鱼。这些飞鱼还保留着部分鱼类的特征。它们没有脚,背脊上的翅膀,是由鱼鳍衍化而来。

这些鱼类就算是丧失了潜入海底的技能,也应该能在海面上生活,可是为什么要落到科考船上来呢。

这个问题,马上就得到了答案,无数海鱼现在都浮出了海面,等着飞累的海鱼降落下来。一些性急的大鱼竟然从水中跳跃起来几米高,从空中咬住飞鱼。这些等待飞鱼的鱼类都浮上来,等待着大餐。

飞鱼涌上科考船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每一个都很凶猛,大家都被咬伤。曹沧奋力把几条飞鱼从自己身上拉扯下来,身上几个地方剧痛。可是更多的飞鱼又扑上来。黑压压的飞鱼已经把科考船完全笼罩。

幸好这些飞鱼都没有腿,被人甩开之后,不能用脚追着人撕咬。而且它们都累了。掉到甲板上后,就只能歇息,只有少数几个强壮的飞鱼,还能从地上弹起来,飞行一段距离扑向人。

所有人都跑进舵舱,把门关上。飞上科考船的飞鱼越来越多。科考船难以负重,吃水很深。

众人勉强从密密麻麻趴着飞鱼的玻璃向外看去。看到更多飞鱼已经落到海面上,它们会游泳。可是在海面上的天敌太多,落到海面上,就是水中生物的食物。

也只有在季风刮起的时候,所有生物都在迁徙的过程中,它们才尽量避免落入海面。而是选择飞到科考船上休息,这是海鱼生存的本能,还是具有某系智慧。

接下来的情形,让众人明白了一点端倪。科考船的左右,慢慢从海底升起了几个巨型动物。

“浮龙。”卡林说道,“我见过它们的化石,可是没有这么大。”

曹沧没听懂浮龙的名词,但是卡林后面说的都听懂了。

“不用担心。”卡林对约瑟夫说道:“它们不是食肉动物。”

“在这里,谁知道呢。”约瑟夫仍旧坚持把握方向,尽量避开这些从海底升起的大型动物。这些动物的确很温和。它们在上升的过程中,也在避开科考船。升上来的浮龙更多了,体型也更加大,最大的浮龙背脊飘在海面上,二三十米长,大的浮龙身边,围绕着几个体型小一点的同类,从几米到十几米都有。看来是母兽带领着幼崽。

天空中的飞鱼都落到这些浮龙的背脊上。这些浮龙背部非常宽阔,如同漂浮在海上的小礁岛,几十上百个。它们保持平衡,在湍急的洋流上,平稳地前行。

科考船上的飞鱼也开始离开,飞到这些浮龙身上。

“这两种生物,一定是互利的关系。”卡林解释。科考船上的飞鱼渐渐少了。大家都能清晰地看向海面。除了实在是没有体力飞起的飞鱼还留在甲板上。其他的飞鱼都转移到了这些浮龙的背部。

众人犹豫一会,走出舵舱,开始把留在船上垂死的飞鱼清理到海里。

曹沧看到,那些成功飞到浮龙背脊上的飞鱼,饿极了,在浮龙的身体上,大口地吞咽吞食。

难道浮龙这么利他吗,用自己的肉体供养飞鱼。不过当一条不太大的浮龙从科考船附近漂过的时候,曹沧看清楚了,飞鱼吃的并不是浮龙的肌体。而是寄生在浮龙身上的贝类。浮龙一定是早已被这些寄生的贝类折磨的痛苦不堪,如同人类身上的癣疥一样。而飞鱼正是替它们消除这些贝类的伙伴。

怪不得这些飞鱼拼了命的飞到科考船上,并且见到人类就撕咬,它们把科考船当做浮龙了。这种生物之间的合作,不知道延续了多少年。

036

这个奇异的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都纷纷观望。

半天过去了,休息好的飞鱼开始重新飞起。海面上的浮龙也开始下潜。又有一些浮龙升了上来,平稳的浮在海面上。曹沧正在奇怪,就看到科考船后方天空,又有一片密密麻麻的飞鱼飞了过来。

看来异海的生物,延续着自己的方向在努力生存。

半天前发生的现象,又一次发生。众多的飞鱼纷纷寻找合适的落脚点。海底的浮龙一个接着一个升起来。一个比一个体型巨大。

“这种动物最大能长到多大?”乔伊问向卡林。

“我们看到的已经有三十多米长了。”卡林回答:“也许这就是最大的了。”

“那这一条怎么解释?”乔伊指着前方。

大家都随着看过去。一片海域的海面正在翻腾,和其他的海面的动静完全不同。一个长条形的黑色物体已经隐隐显露出来。

这条浮龙太大,超过了一百米,远远超出其它的浮龙。空中的飞鱼也扎堆向这条浮龙飞过去。

当这个庞然大物显露出海面一米高的时候。大家都意识到它不是一条浮龙。

这是一个梭形的物体,弧线非常均匀,并不是生物的形态。这是人工制造的产物。

——苏联人的台风极核潜艇!

他们终于出现了。

美国人终于看清楚了这艘巨大的核潜艇。

在一阵慌乱之后,五个美国相互默契的说了一句话,看来是一句约定好的暗语。然后进入艾伦所在的舱室,端出了武器。这些武器一直隐藏在科考船里面。

看来是到了临战阶段,美国人才会拿出来。曹沧看了之后,暗自心惊,这些都是重型武器。艾伦和乔伊熟练地把一挺机枪架在船头。约瑟夫抬着一箱子弹。约书亚扛着M72-750式火箭筒。卡林拿着望远镜观望核潜艇的方向和距离。

曹沧受过强化的武器操作训练,对他们的操作武器的动作娴熟程度十分惊讶,从自己战争经历也能看出来,他们完全就是一个配合熟练的战斗分队。

自己对他们的能力实在是太大意了。没想到这些有着各自学术专业的科学家,竟然也是训练有素的军人。美国人对这个实验的准备比曹沧想的要充分的多。

现在曹沧在庆幸自己没有听从老宋的蛊惑,去攻击美国人。也许单打独斗,突然袭击,曹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一两个美国人,可是看着美国人相互配合的熟练程度,曹沧知道,最后占上风,绝不会是自己。

现在美国人拿出来的武器装备,一看就是准备打仗的架势。他们预备这些武器到底是要对付什么样的敌人呢。

应该不是苏联的核潜艇。因为这些武器,对付核潜艇,实在是太小儿科。

更遑论长达一百多米的台风极核潜艇。看来美国人在试验最开始的时候,并想到苏联人会插手进来。

现在苏联的潜艇一定对科考船的方位十分清楚。他们一直都跟着科考船。一直隐藏在科考船的海面之下。

在刚进入异海的时候,因为空间的震**,和电磁力屏蔽的缘故,他们没有贸然出手。在安康鱼蛊惑的时候,曾经浮上海面,并且老杨试图靠近他们。到现在,曹沧还是没有想明白,老杨接近苏联人核潜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美国人都把持这手上的武器,神情紧张的看着潜艇。气氛非常紧张。

曹沧也忍不住向海面看去。仔细看着海面上的动静,如果一道飞快的水线向科考船冲过来,那就是潜艇在向科考船发射鱼雷了。

但是这个担心的事情,迟迟没有发生。

这种高度紧张的态势,让所有人都接近崩溃。但是艾伦和约书亚非常沉着,并没有主动发起攻击。他们对形势的判断很精准。知道现在的形势,完全倒向了苏联人。主动攻击无疑是在自寻死路。

潜艇维持着和科考船一样的速度,和科考船也保持着距离。不靠近,也不离开。

苏联人一定在观察科考船。他们还在考虑什么,为什么不攻击。

在冷战的环境下,这种突如其来的碰面,而且又不能相互沟通的情况下,一定会引发战斗。

美国和苏联一直是第一世界的两极,相互对立。而中国,和苏联交恶十几年后,和美国建交。现在科考船上的人,就是两国联合的产物。而苏联,就是中美两国共同面对的敌人。

当然中国人的立场,并不是表面这么坚定。虽然和美国正常建交,但是和苏联即便是在敌对的大环境下,仍旧保持着某些隐秘的联系。中国把这个实验透露给苏联,就是最好的证明。

曹沧突然想到,老杨奋不顾身的跳下海去,是不是在向苏联人告知什么信息。在当时那种诡异惊险的环境里,老杨到底用什么方式和苏联人沟通呢。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苏联人一直没有发动进攻。

忽然乔伊意识到了什么,连忙跑到船长室。一分钟后,乔伊跑回到甲板上,对着约书亚说起话来,说的很快,曹沧隔得不近,没有听的太清楚。但是曹沧听到了几个词,反复在乔伊嘴里出现:“SOS、SOS……”

曹沧心里震惊无比,潜艇上的苏联人,在求救!

第十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