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解人間不自由

第48章 在珍珠堆裏長大,在孤獨中泯滅

字體:16+-

如果隻記得那些驚心動魄的曆史事件,那些光彩照人的曆史人物,而忘了他們背後的傷感、不安、痛苦、沮喪、尷尬,甚至羞辱的細節和情感,那我們對曆史的理解未免就過於淺薄了。當然,哪怕理解了這一切,我們也很難從曆史中學到什麽,但至少在這一刻,我們會有一些同情心,至少能試著去理解他人,理解自己。這種心靈上的同情,可能比實際從曆史中學到些什麽、讓自己過得好一些更重要。

最近看了一部講丘吉爾首相的電影《至暗時刻》,電影展現了一個多疑、易怒、不自信的丘吉爾,個人的生活和國家的前途都被他用來放手一搏。可見,哪怕是高高在上的首相,甚至女王,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因為與工作、家人、親朋的關係不佳而感到痛苦。這種緊張的關係,也導致黃蕙蘭幾乎終日不快,就像丘吉爾一樣。

如果說我們與曆史偉人或名人有什麽相通的地方,那無非是生活細節和一些私人情感,在這些方麵我們能體會到人生來平等。但出於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們也可以通過探究他們的細節和情感,來深入了解那些改變世界的時刻,甚至能深入了解人與世界如何相處的有趣教益。

顧維鈞的第二任妻子逝世後,在參加黃蕙蘭的姐姐舉行的一個社交聚會上,看到了鋼琴上黃蕙蘭的照片,就表示出了興趣。那時的黃蕙蘭正好在意大利玩得很開心,有不少意大利的追求者,天天跟著她吃喝玩樂。可姐姐和母親通知她趕緊到巴黎去相親,而相親對象是一個鰥夫,由此可知她當時的心情並不愉快。但出於孝心,她還是去了。

到巴黎後的第一天晚上,黃蕙蘭就與顧維鈞見了麵,她在書是這樣寫的:“顧維鈞隻有32歲,作為代表團的第二代表,真是非常年輕。而作為中國駐美公使而言,實在是太年輕了。不過,與追求我的英國人和那些我在威尼斯遇到的善於獻殷勤的意大利人比起來,他並沒有什麽特別奪目的地方,他留著老式的發型,衣著和我的男性朋友們經常穿著的由英國高級裁縫製成的也相形見絀,後來我才知道他穿的是在美國買的成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