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來·法拉先生

第1章 導讀

字體:16+-

當你想看清楚時

唐諾

我曾在Discovery頻道看過一段介紹“電子耳”的科學影片,印象最深的不是電子耳朵如何有效幫助了聽覺有障礙的不幸人們,而是這些使用者往往“不堪其擾”地把確有功效的電子耳朵給取下來不用——千萬別誤會是因為他們已習慣於靜默的世界不舍離去,而是電子耳朵有著難以克服的意外大麻煩:比起人耳,它太忠實了,它沒辦法選擇、過濾聲音,我們周遭環境有任何聲響,它會一樣不漏地全傳達到我們腦中,遂造成一個眾聲喧嘩的極其嘈雜狀態,誰也受不了。

由此,我們了解人的耳朵實在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裝置,它不需我們意識的直接控製,自動地先進行過濾與選擇,你當然可以怪它不全然忠實,但它讓我們能聽到我們“應該”聽到的聲音,更讓我們在這個嘈雜淩亂的世界中可以不發瘋好好活下去——懂得了人的耳朵對我們生命的這個恩賜,我們便可以進一步理解,為什麽好的音樂有洗滌人心、淨化聽覺的功能,因為通過我們耳朵這個自動裝置,讓我們得以集中聽力於此,從而排除開其實仍同時存在的其他不必聽的聲音,所以有人說,真正的安寧絕不是純粹的無聲狀態(仔細想想那可能挺恐怖的),而是有“好”的聲音在,諸如海浪的聲音、流水的聲音、風吹過林梢或稻葉的聲音,及夏夜的蟲鳴或不管春夏秋冬白天黑夜的情人甜蜜聲音雲雲。當然,生活在今天大都市且結過婚的人可能沒這般幸福方便,但你可以考慮試試巴赫,效果應該一樣好。

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那是因為我們的聽覺視覺有尋求焦點的“習慣”——我們的耳朵有這樣的功能,我想,造物者應該不至於厚此薄彼,我們的眼睛大概也有類似的功能才是。有關我們的眼睛有尋求焦點的習慣,我聽過最簡單但也最一針見血的好話,係出自於台灣名導演侯孝賢口中——眾所周知,侯孝賢一直以遠鏡頭或應該說超級遠鏡頭聞名於世,曾有朋友刻薄地開玩笑,說買票看他電影的人應該隨片獲贈望遠鏡一副。也因此,他電影中為數不多的特寫就分外引人遐思了。有一回,一位外國影評人極其慎重地問他在什麽狀況下選擇特寫,侯孝賢一愣(顯然之前他並沒意識到這問題),想了下回答:“當你想看清楚時。”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