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羨與感恩

第32章 論認同(1955)(1)

字體:16+-

引言

在《哀悼與憂鬱症》[1]一文中,弗洛伊德(1917)說明了認同與內射之間的內在聯係。他後來發現的超我[2](他認為超我形成的原因是內射並認同父親)使人們認識到:認同作為內射的結果,是正常發展的一部分。從這個發現之後,內射與認同就在精神分析的思考與研究中發揮著核心作用。

在進入本文的實際主題之前,我認為概括我在這個主題上的主要結論會有所幫助。超我的發展可以追溯到嬰兒期最早階段的內射;原初內化客體形成了複雜的認同過程的基礎;由出生經驗引起的被害焦慮是焦慮的最初形式,很快,抑鬱焦慮隨之發生;內射與投射從出生起就開始運作,並且不斷互動。這樣的互動既建立了內在世界,又塑造了外在現實的樣子。內在世界包含許多客體(首先是母親),它們從各個層麵在情緒情境中被內化。這些被內化的形象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與自我的關係(當被害焦慮占主導時),常常主要被經驗為帶有敵意的和危險的;而當嬰兒得到滿足且快樂的感覺占優勢時,它們則被感覺是關愛的和好的。這個內在世界可以用內在的關係和事件來加以描述,它是嬰兒自身的衝動、情緒與潛意識幻想的產物。當然,它也受到外在因素帶來的好的和壞的經驗的深刻的影響。[3]但是同時,內在世界也影響著他對外在世界的感知,這對他的發展同樣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母親(首先是她的**)是嬰兒的內射與外射過程的原初客體。愛與恨從一開始就被投射到她身上,同時她與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原始情緒一起被內化,因此嬰兒感到存在一個好的和一個壞的母親(**)。母親及其**被貫注得越多(貫注的程度由內在與外在因素共同決定,其中與生俱來的愛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內化的好**(內在好客體的原形)就越能在嬰兒的心中穩固地建立起來。這一點反過來又影響到投射的性質與強度,特別是它決定了在投射中占優勢的是愛的感覺還是破壞的衝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