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十八篇

第187章 再釋讀經之異議(2)

字體:16+-

宋立學校,在仁宗時,胡安定輩即於是時顯名。若宋之衰,則在神宗以後,仁宗時固未衰也。明用《五經》取士,末世雖時起黨爭(神宗以前,尚無黨爭),然東林與非東林之爭,其鵠的在政治,不在學術。即不用儒術,政治上之事實具在,當時亦必引起爭端。近觀民國初載,國會議員之爭,亦甚劇烈矣,斯豈因經學致然?然則明之亡,雖由於黨爭,而黨爭本無關於經術、儒術也。餘詳察全史,覺提倡經學致國勢衰頹,實為子虛烏有之事,不知今之人何所見而雲然。至於人之操行,本難一致,無論提倡何種學說,其流有善士,亦必兼有凶人。評議之士,不應以一人之操行不端,抹殺諸多善良之士。

漢重經術,在位之人,固有匡衡、張禹、孔光輩之闒茸無能,然亦有魏相、師丹之守正不阿。今人乃舉明末洪承疇、錢謙益事,以歸咎經學,無論洪與錢皆無當儒術,即以為儒,亦豈能以一二人之短,掩數十百人之長哉?洪承疇以知兵任用,稍有曆史知識者皆知之,不知何所見而稱之曰負理學重望也。

錢本文人,不事經學,即以錢論,其人自身失節則信矣,而明之亡也,豈錢氏為之哉?況錢之弟子瞿式耜、鄭成功等,亡國之後,誌節皎然,尚能支持半壁,與胡清相抗,何以但論錢氏而遺瞿、鄭乎?昔西晉之末,人人皆遺棄《六經》,務為清談,致西晉之亡者,王衍之屬也,何以又諱而不舉耶?總之,經學於開創之初,關係較少,而於光複之關係則深。此意前已明言,若無《春秋》夷夏之防,宋亡則朱明不能起,明亡則民國不能興矣。

上所雲雲,多就消極方麵言之。至於積極方麵,儒者身居上位,而功業卓著者,亦難更仆。約舉之,則西漢宣帝時,魏相以明《周易》顯聞,卒能廢黜霍氏,致中興之盛。哀帝時,師丹雖無大效,然守正自持,四方瞻印。後漢袁安,始則平反楚獄,後則力抗竇氏,為世所稱。其後楊震、楊秉、楊賜,三世立朝,皆稱清正,震嚐有“關西孔子”之目。安帝以後,外戚、宦官,更互用事,其能獨立不倚,使正人猶有所恃者,非楊氏三世之力乎?三國時,魏、蜀任法,吳獨任儒,顧雍德量,殊絕於人。陸遜反對先刑後禮,武功卓著而外,亦以相業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