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論人生·修養

第8章 礪 誌 (1)

字體:16+-

習 慣

習慣,是人的第二天性,它對性格的影響力,就像朋友對我們的影響一樣。人的內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順應事物的變化而遷移,拿起筆就想到寫字,撥動琴弦就想要彈琴,凡是人都這樣,尤其是性情氣質沒有定型的少年時期,就更是如此。人對自己親身接受的教育熏陶,在不知不覺中,會潛移默化地被其中的精神感染,而習慣與性情也發展成十分密切的關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習慣和性格相互促進。因此對待習慣不能不謹慎,就如同對待朋友一樣。

江河是由眾多細流匯聚而成的,習慣是由許多細節小事養成的。以前,北美洲有個罪犯臨刑感慨地說:“我之所以遭受這種懲罰,是由少年時每天不能堅決早起所導致的啊!”是否早起是小事情,但這種不堅決,進而養成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習慣,那麽一切去惡從善的事情也都像這樣難以堅決實行了,這就是他遭受刑罰的原因!因此不管事情多小,如果再三再四地反複做,養成了習慣,就會產生很大影響,就在善惡之間,我們怎能不小心對待呢?如果平時就注意區分善惡的界限,養成去惡從善的習慣,那麽就不需要過多的人為努力,自然而然就能達到道德的要求。道德的根本不在於好高騖遠,而在於從低下淺顯的小事做起,灑水掃地,待客迎賓等小事,以及其他一事一物、一舉一動之間,無不體現著道德。道德所包含的內容有:正義、奮勇、勤勉、忍耐等,這些都體現在習慣之中!

禮儀,是交際的需要,但它很有塑造習慣的力量。思想能端正行為,行為也能影響思想,因此,平時注意端正行為舉止、容貌臉色,說話語氣和順,壞的念頭就沒有萌發的機會了,而忠信誠敬的言行自然而然也就產生了。顏淵問什麽是“仁”,孔子回答他說:“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話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說,不合禮的事不做。”用禮儀端正思想,真是聖人微妙精深的旨意啊。那些愚昧的人,動不動將禮儀說成是虛偽的修飾,袒衣露體、放肆猖狂,號稱是率真,卻不知道假若不保持莊重的儀表舉止,思想也會隨之而變化,影響久了,就會演變成**邪惡,直到不可收拾。行為習慣不講究禮儀的觀點難道不荒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