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論人生·修養

第9章 礪 誌 (2)

字體:16+-

布申一開始師從他家鄉的畫匠學習繪畫,全部掌握了他的繪畫技術後,老師再沒有東西可教他,這時布申仍感到不滿足,於是他去了巴黎,得以盡情欣賞美術傑作;這次他還是覺得不滿足,便立誌要去羅馬,但因為經濟上的貧困,第一次隻到了佛羅倫薩便不得不返回,第二次隻到達了裏昂,直到第三次出行,才到達羅馬,在這裏他得以遍觀古人的名作,學習解剖學,以古代的雕像為摹本進行繪畫,向朋友借閱繪畫書籍認真研讀,繪畫技術因此突飛猛進。到了晚年,法國國王召見布申,並讓他任職於巴黎美院。在布申生命的最後兩年,他辭職再一次去了羅馬。在他衰老得病的時候,他說:“我雖然老了,但我精進的誌願更加振奮強烈了,我一定要讓我的繪畫技巧達到一個最高的境界。”如果巴律西滿足於三次試驗結果而固步自封,布豐滿足於自己的初稿而止步不前,布申滿足於在家鄉和巴黎所學到的繪畫知識再不思進取,那麽他們作品的價值,又怎麽能這樣顯赫呢?這就是有恒心而又不保守的先例。沒有恒心的人,左顧右盼不專注,沒有一定的原則。保守的人,徘徊於方寸之間,而且還常常固步自封原地踏步。有恒心的人,有明確的目標,並且無時無刻不在努力奮進。這就是上麵所說的三個人與一般人的不同之處。

選自《華工學校講義·德育篇》蔡元培

熱心與野心

孟子曾經說過:“聽到雞叫起床後全心全意做好事的,是像舜一樣的人。聽到雞叫起床後全心全意為自己謀利益的,是像盜蹠一樣的人。”這兩種人,共同之處都是全心全意、勤勤懇懇,但是前者是以義務為目的,叫做“熱心”;後者則是以利益為目的,叫做“野心”。每當大禹想到天下還有溺水的人,就如同自己溺在水中一樣;每當後稷想到天下還有忍饑挨餓的人,就仿佛自己也在忍饑挨餓,這就是熱心。所以大禹治理水患,後稷教人種莊稼,都有功於百姓。項羽見到秦始皇出行的車駕時說“我可以取代你”;劉邦見到秦始皇出行的車駕時說“唉!大丈夫就應當是這樣啊!”這就是野心。所以殘暴的秦朝滅亡後,劉邦、項羽都爭著當皇帝,於是又讓戰爭持續了五年。項羽曾經說:“天下混亂不安這好幾年,隻是因為我們這兩個人呀。”野心家們貽害天下,基本上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