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組批他說,你要什麽潛移默化,就是要“活學活用,急用先學”,不要讀那麽多。於是說不要讀“四卷”,讀“甲種本”(《毛主席著作選讀(甲種本)》)就可以了,“甲種本”隻有二十多萬字,當相“四卷”的八分之一。後來說,其實“甲種本”都不用讀,隻要帶著問題到《毛主席語錄》中找答案就可以了。《毛主席語錄》隻有三四萬字,後來又簡化到隻有三四千字的“老三篇”,簡化到隻有一百多字“老三段”(《毛主席語錄》中“領導我們事業的……”“我們應該相信群眾……”“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三段語錄)。從這個趨勢可見就是不讓這些“反動學生”接觸書。這對我這類“癡書者”“迷書者”真是最大的痛苦。其實反動學生有幾十人,管理組隻有二三人,當然不可能實施有效監督。但他們叫學生之間互相監督,互相揭發,提倡告密,打小報告,誘以各種虛幻利益。學生大多二十一二歲,沒有任何經驗,把這些視為正當。這樣監督起來起了管理組不能起到的作用。因為管理組成員雖然都是來自高校,但大多是行政人員,文化程度不高。
例如一個學生看穆欣寫的《韜奮》,被人發現,組內批判他,一位管理組的來了,隻聽參加會的這個講“韜奮”,那個也講“韜奮”,莫名其妙。但沉默是金,他緘默不語,大家莫測高深。最後他總結會議,用狠狠的口吻說:“韜奮,韜奮,掏大糞!散會!”他離開之後,有人差點兒笑背過氣去。然而,學生之間的監督,令人不寒而慄。因為彼此心理都差不太多,大體了解,一揭發,立即中的;上綱上線,作誅心之論,這都是管理組人員做不到的。所謂“內行管內行”的可怕即在此。比如我箱底有一本李澤厚的《門外集》(這是李氏最早的一個集子,出版於50年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