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這一年度複員,與清華、南開聯合招生,全國七區連同今天已在沈陽招生共八區,由西南、東南區至東北,考生有三萬五千人之多,考試科目有國文、英語、數學、理化、史地、公民六項,試卷的數目達廿萬本,現在已經保存起來,由中等教育專家們來鑒定,並且研究中等學校在抗戰期中的得失。這些研究的材料,是可寶貴的。三校考生已考定的七區,三萬人中錄取了三千人,其中一半是先修班新生。我們如果用戰前的標準定錄取的去取,三萬人合格的隻有一百廿人,這是值得考慮的事情。他們的英文程度差,數學、史地、理化也不好,北大工學院的考生成績比較好。我們看看教育部訂的課程,很容易明瞭,症結在中學功課太重,科目太多,因此不能注意到工具的訓練。三校此次考試錄取的標準,是以工具科目國文、英文、數學三門為決定的部分,其餘的理化、史地、公民則為參考的。這次沈陽招考,索性把參考的科目除去不考,更注意數學、國文的成績。
關於東北招考的原因:1、應給予東北學生一個投考的機會,這是傅斯年先生一再提出的。2、加上東北區的中學畢業生的程度,作為研究抗戰來的中等教育的材料。我建議地方與中央教育當局聯合起來,研究這批材料,決定中學的功課,“化繁為簡,化多為少”。我對中等教育是一個門外漢,先不談高深理論,什麽啟發教育,或是其他。像這次招考,實在是一種會考性質。如果教育當局給予我們有二年、三年或四年的機會,取消不必要的科目,集中工具科目的教育,用以實驗這種方法的結果究竟如何。美國、英國在戰事中的語言教育,用實際的需要,八個月要教育成一個能說、能寫、能看、能讀一種外國語文的優良結果,是值得供給我們作為參考的。我國中等學校的外國語教育,隻有教會學校的女校成績為佳。我主張用直接教授法,教授先用語音的原理,文法的原理,告初學外國語的學生。經過三四星期,再發給課本。美國教育用的啟導員也是造成學習環境的良好方法。教學要用前進的方法,要有活的語言,活的文字。國文方麵,不論大學、中學必須打倒全舊的一套,用活的白話文,活的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