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求太满,小满即是圆满

心安处处是归处

字体:16+-

我曾去长沙参加过一场活动。活动现场,我收到了鲜花几束,其中一束是百合花,花中夹着一张喷着清新香水的卡片。我定睛一看,落款竟是我的同学百合。

活动结束,百合走到我面前。我们距离上一次在家乡合肥见面已有五年。我欢呼雀跃之余,忍不住问百合,她怎么知道我来长沙,她为什么会在长沙。百合解释,做活动的书店,她也常来,看到了活动的海报。关于为什么在长沙,她被公司外派来此地组建分公司已经一年多了,再过一年才能回家。

那一瞬间,我想象着百合每天两点一线,在公司和租住房中往来,自力更生做饭、打车、搬家、收拾行李的样子,有些心疼。

我问:“在长沙感觉如何?寂寞吗?多久回家一次?”

没想到,百合答:“刚来的时候像坐牢,完全融入不了新生活,现在,我已经是个‘长沙通’啦!”

“你是怎么做到的?”我赞叹。

“走!带你吃辣椒炒肉、喝奶茶,边吃边喝边聊!”百合大手一挥,带我上车,真的像个“长沙通”。

在饭店,百合点完菜便不见了。稍后,她再出现,握着两个花花绿绿的纸杯,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我面前。

她放下纸杯,擦把汗,解释道:“我挑这家店,为的就是旁边能买到网红奶茶!”看得出,百合对长沙的流行元素非常清楚。

等辣椒炒肉上桌,她招呼我举着奶茶和辣椒和肉一起合个影,还教我发微信朋友圈时别忘了写上“网红长沙”。

“想知道我靠什么撑过‘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吗?”百合抿一口茶,吃一口肉。

“什么?”我抓住关键词重复。

“我有四大法宝。”百合像湖南人一样大口嚼着辣椒,还不耽误聊天。

原来,一年前,百合接到外派通知时喜忧参半。喜的是,她毫无征兆地被升职;忧的是,此去两年,人生地不熟,怎么适应?熬吗?心中认定是熬,时时处处便真的是熬了。

百合是读书人,她适应新环境的第一法宝自然是通过文艺作品。

到长沙后,百合工作之余,重点看与这个城市相关的两种书:一种是最出名的本土作家写本地的书;另一种是游记。她想分别用本地人和旅人的眼光打量长沙。她还找来叙述本地历史的纪录片,把其中提到的名人、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在地图上标记出来,逐一走访。有时,她甚至专门抽出一天,复制名人在本城的生活轨迹,如,去谭嗣同故居发呆,买一罐据传是曾国藩最爱的辣椒酱。此外,以本市为背景的影视剧,能搜罗到的,百合都看。

“你知道吗?当我对其中一个主人公的故事有代入感,该主人公在故事中走过的城市角落,我再去看时都会多些想象,多些感情色彩。有了感情,长沙在我心中就不是外地,是有温度的。”

百合的第二法宝是和本地人交朋友,学本地的方言。

百合的本地朋友包括她招聘来的湖南籍同事、办事单位的对接人、出租房的邻居、小区物业工作人员……

百合和他们聊天,他们总会提起本地的一些街道和自己的经历,比如“今天,我遇见初恋在哪条街”“我姑姑家的祖宅就是××路上的某一栋”。那些平常无奇的街道,一旦和别人的经历相关,再看时,它们竟多了人味——生活的味道。

“如果我的朋友三十岁,我就知道了关于这个城市三十年的私家历史。他家在此地住了五代,我或许就知道了一家人和一个城市一百年的故事。”百合将奶茶喝了一半,提示我,另一个小盒装的奶盖可以当冰激凌吃。

至于当地的方言,百合先是被动地潜移默化,学会了“你想怎么样”“你要去哪里”的长沙话版,而后她主动学习,从自我介绍开始,三天学一句,一年学会一百句。

“怎么主动学习?拜长沙人为师吗?”我好奇。

“当然不!”百合掏出手机,打开搜索栏,指点我,“你可以在网上搜‘方言+城市名’,许多城市的方言有线上翻译、同声转化的小程序和教程。没有教程,也有许多热帖以当地方言为素材编出顺口溜或其他。”

“学方言有什么意义吗?”我皱着眉头。

“有助于拉近和当地人的关系,增添社交的趣味。我总想着,离开长沙,这些方言也将是我这两年的印记。”百合说着,跟我现身说法来了段方言版的自我介绍。

法宝之三是用“爱好+城市名”绘制一幅私人城市地图,用打卡的方式逐一体验。

百合喜欢逛菜市场。她纯靠兴趣,调查出这个城市有特色的菜市场有多少个。她没事就去寻访不同的菜市场,对比品种、菜价,各菜市场的优劣、特色。

她还喜欢放风筝,据传这个城市适合放风筝的地方有十处,她试了其中六处。

在合肥时,她去周边城市均自驾。在长沙,周边适合自驾的景点,她一样游了遍,除了别人给出的路线,经过体验,她还整理出自己的方案。

“这些用脚丈量、用心体验的地方,我会拍照片、做笔记。哪怕每次只有一两句心得,我都会发布在朋友圈或微博上。当你记录十条,回头看看时间去哪儿了,一目了然,会有成就感、满足感。假设一周换一个地方,放风筝的地方,全部打卡一遍,已经过去五个月,更何况不是每周都天时、地利、人和。把这件事坚持下来,过程中,要做攻略、配置装备、遇到同好,很可能一年都不知不觉地开心地过去了。”

上次聚会匆忙,我和百合没有互加微信好友,刚才她指导我发“网红长沙”时,我们才互加好友。说到这儿,我不禁翻了翻她的朋友圈。果然,她工作之余不是在放风筝,就是在自驾,不是在寻访名人故居,就是在跑菜市场……

“你真是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我由衷地说,“那法宝四呢?”

“法宝四是信念。”百合深深吸一口气,顿一顿,“我总想象着你这样的朋友来长沙,我能做好导游,像介绍家乡一样介绍它,能带你玩。”

为此,关于本地特产,百合认真请教当地人哪里最正宗、为什么正宗。她把长沙著名的小吃都去吃了一遍,哪怕不对胃口,尝过了,下次向老友提及时,也可以做资深食客状点评。

为此,她关注本地特别的习俗和禁忌,记住聊天时的笑点,等着有一天能拿这些做谈资,说新鲜、道八卦。

为此,她关注有趣的地名,习惯查一下地名的由来,以及地名背后藏着的故事。

“你知道长沙有个地名叫‘南倒脱靴巷’吗?”百合举例,“传说东汉末关公战长沙时,镇太守韩玄要黄忠应战,黄忠久战不胜,韩玄诬其有反叛之心,要斩黄忠。魏延与黄忠交谊甚厚,一怒之下要杀韩玄。韩玄逃跑,从南门向北逃,跑过小古道巷的一条小巷,故意把靴子脱掉一只,靴尖朝南放,想让魏延以为他是向南跑。那条小巷被后人称为‘南倒脱靴巷’。”

“所以,这一年,你的节目丰富,日子充实,根本不觉得枯燥、想家?”我为百合总结。

菜上齐了,百合忙着向我推荐米豆腐、芋头排骨、红糖糍粑等特色美食,她说起工作,说起从总部又调来几个小同事——

“我常跟他们说,别想着被迫在此地旅居数年,像服刑,而是当作在这里上学,外派四年就当作读本科,外派三年就当作读研究生。设想一下,当你离开时将以什么为题写一篇关于这个城市的论文呢?列目录吧,它们就是你在毕业即离开前要去打卡的人、事、地。”

好的,我记下了,我开始期待一个悠长假期,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适应它、享受它、热切地融入它。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