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读书笔记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德]费希特

字体:16+-

费希特这样建构他的第一条:绝对无条件的原理

费希特这样建构他的第一条:绝对无条件的原理。首先设定一个命题:A就是A(A=A),这是毫无问题的,因为这不是内容问题,而是形式问题。那A和A之间必然有一种关联,这种关联从哪儿来的呢,是从“我”这里来的,是在自我之中的,由自我设定的。这就证明有一个“我”。把内容“我”装进“A是A”的形式,就直截了当地设定了命题“我是我”。自我就直截了当地设定它自己的存在。自我是绝对主体,对于可应用实在性范畴的一切其他可能的东西而言,实在性是从自我那里转移到它们之上的——只要自我存在,它们就必定存在。

费希特说:我们的作为一切知识的绝对原理的命题,康德已经在他的范畴演绎中提示过了,不过,他从没有把它建立为基本原理。黑格尔则说:费希特讲的都是康德的哲学,但是比康德讲得更好。也可以说,康德的哲学是在费希特那里完成的。

费希特也评述了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说这个命题并不是以“凡思维的人都在”为大前提的三段论的小前提和结论,而是把意识当成直接事实看待了。这一点,海德格尔也说过,他可能就是在费希特这里看来的。

如果没有深究过“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就没有基础,就可能是伪知识

如果没有深究过“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就没有基础,就可能是伪知识。知识要有知识学,学习也要有“学习学”,如果没有掌握“学习学”,我们的学习也是伪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