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读书笔记

《丰田物语》[日]野地秩嘉

字体:16+-

中庸的生产方式:无过不及

喜一郎提出“过与不足皆无的状态”,这就是《中庸》的“无过不及”,没有超量,也没有不够,始终保持刚刚好。英二说这是“非比寻常的气魄”,因为孔子也说“中庸不可能也”,那是一个理想状态,只可趋近,不可达到。但是,喜一郎马上根据新的生产方式来重新设计工厂。

及时化是华与华创意生产的基因,但目前还有很大差距

TPS的两大支柱是及时化和自动化。及时化从一开始就是华与华创意生产的基因,是我们有今天的效率和盈利的核心。但是,与每个人都能及时感知错误,停止生产,不把不良品传递到下一道工序,还有很大差距。如果每个人都能不返工,每个人都能一次做对,效率至少还可以提升五倍。

丰田的哲学是“凡事彻底”,抓最平凡、最基础的事,达到不平凡的结果

喜一郎认为,如果他设想的生产方式上轨道的话,连周转资金都不需要!事实上结果正是这样,丰田一年2600多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中国的企业家习惯于抓“重要而紧急的事”,这是最坏的工作习惯。发明这个词的是“时间管理专家”,是最不懂得什么叫时间的。那些“不重要”和“不紧急”的事累积起来,就拖垮了企业。丰田的哲学是“凡事彻底”,抓最平凡、最基础的事,达到不平凡的结果。

华与华的员工是多技能工人

“多技能工人”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基石,不能说你只干车工,钻工、铣工也都是你!在华与华,没有AE,文案设计一起下市场、布置店面、体验做售货员,到跟客户老板开会,都是那几个人。每周一早上全公司一起大扫除,清洁工作都能干,也就没有什么工作不能干了。

公司如果处罚员工的错误,那每个人都会掩盖错误

下属犯了错,通知上司,上司要说:“谢谢你让我知道。”而不是骂:“死小子!”公司不处罚员工的错误,而是鼓励自曝错误。因为如果处罚,那么每个人都会掩盖错误,直到盖不住来个大的。

要排除一切浪费,只追求工作的本质

一旦你仔细观察人们的工作,就发现无处不在的惊人的巨大的浪费,而且人们习惯了浪费。而老板往往是最大的浪费根源,比如等老板回复意见的时间浪费;明知不对也不顾后果积极落实老板指示的浪费。要排除一切浪费,只追求工作的本质。

要排除不必要动作上的浪费

大野耐一说,要把气动扳手拧紧螺丝时发出“咿”的一声之前的所有动作,都当成浪费来排除。有一个笑话说,一个人吃五个包子吃饱了,他说早知道不吃前面四个,直接吃第五个。在排除动作浪费上就要这么思考,前面四个包子都是浪费!

丰田之道,就是知行合一之道

“做到”比“知道”难,而已经“做到”的人,要教会别人“做到”,更是难上加难。这就是知行合一之难。丰田之道,就是知行合一之道,公司每一个人都知行合一,而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能够持续改善。

丰田生产方式的内容

丰田生产方式的内容就是:1. 排除浪费;2. 每个人积极思考,做改善提案;3. 在工程中精密地制作,不把次品传给下一道工序;4. 营造流畅的生产线。

这四条映照过来,就是我们的普遍现状:1. 大量废动作;2. 不动脑筋;3. 随时制造次品;4. 窝工、怠工、停工、赶工、返工。

作业就应该是: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

F1方程式赛车比赛中途,车手开车进入维修区,大家围上来拆换轮胎,然后赛车马上回到赛道。我很留意这个场景,作业就应该是这样,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所有人一起做所有事,一次做全,一次做对,一步到位。

提高效率不是要加快动作,而是要减少动作

提高效率不是要加快动作,而是要减少动作。可能动作更慢了,但是花的时间更短。我们的毛病是老板总在喊“快!快!快!”,结果员工干的全是废动作,干出来的全是次品,过后再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