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著一顆至誠至善的心,艾米麗亞把原本鐵石心腸的墮落的貝姬成功感化。艾米麗亞的關愛和她體貼的話語,讓貝姬產生了一種類似感激的情緒,雖說這感激並不持久,但至少在那一刻是真誠的。她此前講的“孩子尖叫著從她懷裏被拖走”的故事是天賜的靈感,正是這一慘烈的遭遇贏回了她朋友的心。不難想象,我們可憐單純的小艾米跟她的老朋友重逢後,首先要聊的話題,肯定有這件事。
“他們就這樣把你親愛的孩子搶走了?”天真的小艾米喊道,“噢,瑞貝卡,我親愛的朋友,可憐你遭受了這樣的折磨,我知道失去孩子的感受,我理解那些失去孩子的人有多痛苦。仁慈的上帝將我的孩子送了回來,我祈求上蒼,也讓你的孩子最終回到你身邊。”
“孩子?我的孩子?噢,是的,我的痛苦不堪回首。”貝姬才反應過來,良心也許還有些愧疚。麵對艾米的信任和不假思索的提問,她卻不得不立刻向對方說個謊,心裏多少有點不安。人一旦造了假,就必然要麵對這種不幸。當一個小謊被人相信,你就得編造另一個謊去圓前一個謊;這麽一來,您的謊就必須越編越多,而露餡兒的危險也一天比一天大。
“他們把孩子從我手裏搶走的時候,”貝姬繼續道,“我悲痛萬分(希望她別坐在酒瓶上),我以為我要死了。幸虧我得了腦炎,我的醫生覺得我完全沒希望了,結果——結果我康複了——現在我來到了這裏,身無分文,無依無靠。”
“他多大了?”艾米問。
“十一歲。”貝姬說。
“十一歲!”對方喊道,“他跟小喬治是同一年生的,他——”
“我知道,我知道,”貝姬大喊,其實她根本記不得小羅登的年齡,“親愛的艾米麗亞,悲痛讓我忘掉了太多事。我現在變了許多,有時候近乎瘋癲。他十一歲的時候,他們把他搶走了。保佑他那可愛的小臉蛋兒,我從此再也沒見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