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第五章講到,許多孩子感覺家長的認可不僅有賴於他們表現乖巧,還有賴於他們是否成功,因此我們需要考慮我們的家庭當中是否已經存在這樣的動力結構。我們需要用局外人的目光去觀察,觀察我們如何對孩子談論每樣事情都必須做好的重要性,觀察我們如何對孩子的成功和失敗做出反應,觀察他們如何對我們的反應產生反應。在某些情況下,不妨直截了當地問孩子:“你有時會感覺好像你隻有得到高分(或在體育運動中表現良好,或取得我可以向朋友炫耀的成績)時我才愛你嗎?”自然,隻有在孩子感到可以完全誠實麵對我們時這種提問才管用,也就是說,他們知道自己無論說了什麽,我們都會傾聽,既不予以辯解,也不會勃然大怒。
許多家庭的問題並不隻在於會感受到什麽強度的有條件的愛,而是在於家長將多少重點放在了孩子的成績上。幾年之後,將沒有人關心(甚至記得)誰在小聯盟比賽(美國棒球壘球小聯盟,美國少年兒童棒球和壘球運動組織。——譯者)中取得了勝利,或者你的孩子在數學考試中得了多少分,但孩子感覺他必須掙得我們的溫情的心理影響卻會久久不散、潰爛惡化。我們需要評價我們的行為和動機,需要對鏡自省,質疑我們是否對孩子逼得太緊,他們的成績對我們這麽重要,是不是因為其體現了我們的價值。即使那些爽快讚同“我隻想讓孩子快樂”的家長,他們的行為有時也會留下一種截然不同的印象。
我們當中大多數人都很熟悉這樣一種人,他們取得了(或曾經取得)傳統意義上的成功,卻過著並不快樂的生活。還有人曾經給人以終生一事無成的印象,卻功成名就。許多聰明能幹、成就斐然的成年人都曾經是成績平平的學生,而許多冉冉升起的新星最終都焚燒殆盡。經過15餘年對高中狀元的職業情況做跟蹤調查,一位研究人員總結道,這些學生大多數都隻是“知道如何學習。別指望在他們中間找到創新性的突破……或某個特定領域內的領軍人物”。即使他們成為領軍人物,也會怨恨家長隻在自己做出成績時才給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