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罪疚與修複

第六章

字體:16+-

早期分析的心理學原則

(1926)

在以下篇幅中,我將深入探討幼童與成人心智生活之間的某些差異,這些差異使得我們必須實行適合幼童心智的研究法。於此,我將試圖說明,某種符合此等需求的分析式遊戲治療技術確實存在著,此技術乃按本文中即將詳述的某些論點規劃而成。

正如我們所知,兒童與外在世界之連結,乃經由接觸可從中獲得原欲快感的客體而建立,此原欲起初都僅黏附於兒童自己的自我之上。不管這些客體是否具有生命,一般小孩與它們的關係原先都是純然自戀的,然而兒童就是循著這種方式,構組他們與現實之間的種種關係。對此,我想引用一個案例來說明幼童與現實之間的關係。

楚德(Trude),三歲又三個月大,她在與母親出外旅行之前,曾經和我進行過一個小時的分析治療。六個月後,療程重新開始,然而卻在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之後,她才稍微提起假期中發生的事情。一切肇始於她向我描述的一個夢境:她夢到她又和母親一同到意大利旅行,在一間常光顧的餐廳裏,因為覆盆子糖漿已經沒有了,故餐廳女侍沒端來給她喝。從對這個夢境與其他事件的詮釋當中,顯示出楚德仍處於斷奶後被剝奪母乳的痛苦中,甚至可說是她對妹妹的嫉羨(envy)意識作祟。通常楚德會告訴我一大堆表麵上毫不相幹的事情,同時也不斷提及六個月前那一小時的療程。然而唯有在涉及她的剝奪經曆時,才令她憶起旅行中的種種,否則那對她而言一點都不重要。

在很小的時候,孩童便已經由種種剝奪經曆,逐漸對現實感到熟稔,並會運用否定(repudiating)的方式來對抗現實、捍衛自己。然而決定其日後適應現實能力的基準,卻在於他們能忍受多少衍生自俄狄浦斯情結的剝奪經曆。因此,幼小的孩童誇張地否定現實態度(表麵上經常以“配合”與“順從”作為掩飾)同樣也是精神官能症的跡象,而它跟成人逃離現實的症狀的不同處,僅在於顯現的形式而已。因此,在對幼童的分析中,最終希望達到的結果就是他們能成功地適應現實,而改善教養問題便是成果之一。也就是說,達到這種境地的孩童,已經能夠忍受真正的剝奪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