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與茶具涇渭分明,
這同時也意味著茶器
與古來有之的茶、
食混用器皿亦分道揚鑣。
《茶經》一書不但全麵記錄了茶的產地、栽培、采摘、製作、煎煮、飲用、功效等相關知識,而且首次詳細描述了飲茶器與製茶具的具體內容且對二者進行了明確分工。陸羽認為,“茶器”“茶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應對標相應的事物。《茶經》中,陸羽把與茶事相關的器物分為“器”與“具”兩類,將用來采茶、製茶的工具稱為“具”,在《茶經·二之具》中一一描述。陸羽把煮飲茶前炙茶、碾茶等對茶進行再加工的器物及用來煮茶、飲茶、貯茶、貯鹽的器物稱為“器”,在《茶經·四之器》中分別講述。
茶器作為一個與飲茶直接相關的器物門類獨立出來,這是飲茶技術在曆史上的一大進步。至此,茶器與茶具涇渭分明,這同時也意味著茶器與古來有之的茶、食混用器皿亦分道揚鑣。
《茶經·二之具》介紹了十九種采茶、製茶的工具,分別是采茶工具:籝;蒸茶工具:灶、釜、甑、箄、糓木枝;搗茶工具:杵、臼;拍茶工具:規、承、襜、芘莉;焙茶工具:棨、樸、焙、貫、棚、育(兼有封藏功能);穿茶工具:穿;封茶工具:育。
《茶經·四之器》介紹了二十八種煮茶和飲茶的用具,分別是:生火用具:風爐、灰承、筥、炭撾、火筴。
陸羽設計的風爐是鼎式爐,用銅或鐵鑄成,三足兩耳。爐壁厚三分,爐口邊緣寬九分,爐子的內部有六分厚的泥壁,用來提高爐溫。爐子中間安裝有爐床,上麵放炭火。爐身開洞通風,並設三個支架用於放置煮茶器鍑。下有三隻腳的鐵灰承,起著接受爐灰、托住爐子的作用。春秋時代中國已經開始煉鐵了,及至戰國時代鐵製品如兵器、農具已經得到廣泛使用。鐵的熔點高於金、銀、銅,硬度也大,所以被陸羽選用製作風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