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小史

健康瀹飲是根本

字體:16+-

縱觀中國的飲茶曆史,自唐以降,它始終存在著一個不斷刪繁就簡,剔除欲念,關注健康,漸次回歸到日常生活和內心體驗的發展曆程。

茶為國飲,源遠流長。唐代的煮茶、煎茶,宋代的點茶、撮泡,明末以降的工夫茶以及貫穿中國茶史的文人茶等,無論是從意識形態還是技藝層麵,都為我們今天如何健康地去瀹泡一杯意蘊深邃、淡雅清和的中國茶,奠定了紮實深厚的基礎條件。飲茶在精神、審美與感官享受關係或左或右的不斷調整,成為一把衡量與判斷不同時代、不同階層、不同人群茶事行為雅與俗的標尺。

縱觀中國的飲茶曆史,自唐以降,它始終存在著一個不斷刪繁就簡,剔除欲念,關注健康,漸次回歸到日常生活和內心體驗的發展曆程。反觀當下,隨著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我們雖然比古人擁有更豐富更優越的物質條件,擁有更多的茶類與衝泡技巧,但是,現代生活方式的快節奏與多元化,也給我們的身心增添了諸多的困惑與茫然,因此,當下的飲茶需求,已不能僅僅停留在祛暑解渴的低級層麵,更應該上升到閑飲慢啜,鬆弛身心,進而怡情悅性,致清導和,借由茶事滋養以成審美之趣,漸而形成一種能夠自覺抵禦喧囂、庸常的慢節奏的優雅生活方式。鑒於此,當下茶的泡茶與品茶習慣,必須與麵臨的現代生活實際相結合,以此形成貼近傳統、融入生活、具有清雅淡和的美的行為標準與儀軌。因此,現代一席茶的設計,既不能脫離傳統之美,也必須符合現代人的行為規律。借由茶與茶席,營造日常的居家生活之美,使我們的生活“過目之物盡是圖畫,入耳之聲無非詩料”,以此來抵禦世事的紛擾,抗拒世俗的無聊。

明代白瓷**紋茶碗

茶類不同,泡法有別,一款茶的香氣、湯色、滋味、氣韻、意境的表達,因人而略有差異,其甘雋永香蘊藉,幽人自知。泡茶看似隨意,欲泡好一盞茶,並不容易,這不僅需要紮實的手上功夫,活火活水,知茶性,明茶理,以形成正確的審美與綜合判斷,而且還需要“利其器”。茶器的選擇,是否順手貼意,是否適合某一類茶,能否準確客觀地去表達茶的湯色、香氣、滋味、氣韻等,都是值得認真探究、細細玩味的雅趣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