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中文大師寫作課:跟著中文大師學寫好詞好句好段

鴨窠圍的夜

字體:16+-

沈從文

探索思考

青山也,空對流水暗湍急;身未動,兩岸秋風心已遠。想象魅力無窮盡,船上岸上難分清。讓我們跟著沈從文先生一起走進鴨窠圍,夜宿船篷,去體味一番湘西風情,去領略一場“身未動,心已遠”的奇妙之旅。

閱讀批注

天快黃昏時落了一陣雪子,不久就停了。天氣真冷,在寒氣中一切都仿佛結了冰。便是空氣,也像快要凍結的樣子。1我包定的那一隻小船,在天空大把撒著雪子時已泊了岸,從桃源縣沿河而上這已是第五個夜晚。看情形晚上還會有風有雪,故船泊岸邊時便從各處挑選好地方。沿岸除了某一處有片沙岨宜於泊船以外,其餘地方全是黛色如屋的大岩石。石頭既然那麽大,船又那麽小,我們都希望尋覓得到一個能作小船風雪屏障,同時要上岸又還方便的處所。2凡是可以泊船的地方早已被當地漁船占去了。小船上的水手,把船上下各處撐去,鋼鑽頭敲打著沿岸大石頭,發出好聽的聲音,結果這隻小船,還是不能不同許多大小船隻一樣,在正當泊船處插了篙子,把當作錨頭用的石碇拋到沙上去,盡那行將來到的風雪,攤派到這隻船上。

1 誇張

萬物結冰,空氣凍結,此處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將刺骨的寒冷具象化,讀起來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仿佛伸手一觸碰便會渾身哆嗦的感覺。

2 對比描寫,上下呼應

巨大的岩石與下文提到的壁立千丈的高山相呼應,石大船小,運用對比手法,為讀者營造出一個略帶壓迫感的場景,進一步襯托出渺小船隻無處停靠,隻能被迫攤派即將到來的風雪的無助,同時也呼應了文章哀戚的基調。

這地方是個長潭的轉折處,兩岸是高大壁立千丈的山,山頭上長著小小竹子,長年翠色逼人。這時節兩山隻剩餘一抹深黑,賴天空微明為畫出一個輪廓。但在黃昏裏看來如一種奇跡的,卻是兩岸高處去水已三十丈上下的吊腳樓。這些房子莫不儼然懸掛在半空中,借著黃昏的金光,還可以把這些稀奇的樓房形體,看得出個大略。3這些房子同沿河一切房子有個共通相似處,便是從結構上說來,處處顯出對於木材的浪費。房屋既在半山上,不用那麽多木料,便不能成為房子嗎?半山上也用吊腳樓形式,這形式是必須的嗎?然而這條河水的大宗出口是木料,木材比石塊還不值價。因此,即或是河水永遠漲不到處,吊腳樓房子依然存在,似乎也不應當有何惹眼驚奇了。但沿河因為有了這些樓房,長年與流水鬥爭的水手,寄身船中枯悶成疾的旅行者,以及其他過路人,卻有了落腳處了。這些人的疲勞與寂寞是從這些房子中可以一律解除的。地方既好看,也好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