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到會的老師、同學們好:
全國最著名的十多所新聞院校的代表,每年齊聚一堂,幹一件促進我國新聞教育繁榮的大事,就是評出當年十名左右,在校的好學生、好教師,還有校外的一兩名新聞教育的好朋友。從數量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極嚴格的獎項。半個月前,電影界剛公布了今年的華表獎,得主就有三百人,水銀燈下的紅地毯就足足走了兩個多小時。而我們今天的得主隻有十三個人,而且還這麽低調,會議室一間,清茶一杯。這就是新聞人的風格,是娛樂與思想的區別。
我有幸獲本年度的”新聞教育良友獎”,也向同時獲獎的其他老師、同學祝賀。主持人說,隻給你五分鍾的答謝時間。五分鍾確實有點短,還不夠時下電影裏一個長長的吻。可能又考慮到是借用我們人民日報社的大樓發獎,主持人又特批給我再加五分鍾,講十分鍾。我特地問了一下我在央視工作的學生,她說播音員的語速是每分鍾兩百五十字。看來,五分鍾顯然不夠一場演說,但是作為朋友,一個新加冕的“良友”,五分鍾足夠講出一句忠告。這就是:同學們既然選擇了新聞這一行,就要準備犧牲,隻談責任,不計名利。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天前的十二月十八日,中央剛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大會,並表彰了全國改革有功人物一百名。各行各業都有,從經濟學家到歌唱演員。從厲以寧到姚明、李穀一。有人發現,這一百個人裏沒有一個新聞界的人物。但是我們知道,這一百個人的成名,有哪一位沒有我們新聞人的汗水,沒有經過我們新聞界的報道、宣傳、推廣呢?信息社會,傳媒時代,每一個名人的背後都有一雙看不見的“新聞手”,都站著一個新聞群體。淩煙閣上群英像,不問作畫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