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給青少年的成長書(全兩卷)

我的閱讀經曆02

字體:16+-

我上中學時,語文課上老師講的一段話,讓我終生難忘。他說韓愈每寫一文時,總要重讀一遍司馬遷的文章,為的是借太史公的一口氣。到後來我開始作文時也深切感到要從經典借氣,為文時經常要重讀名文,或者曾背過的經典文章會不自覺地跑出來助勢。

如《紅毛線,藍毛線》的開頭:“政治者,天下之大事,人心之向背也。”《張聞天:一個塵封垢埋卻愈見光輝的靈魂》的開頭:“從來的紀念都是史實的盤點與靈魂的再現。”就是借的《諫太宗十思疏》《過秦論》這類文章的勢。

其實不隻是文章講勢,長篇小說的開頭也講勢,中國四部古典中《三國演義》的開頭最有勢:“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外國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開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都是“文章五訣”中的“理”字訣開頭。我在《二死其身的彭德懷》中有一大段敘述:“彭德懷行伍出身,自平江起義,蘇區反圍剿,長征、抗日、解放戰爭、抗美,與死神擦邊更是千回百次。井岡山失守,‘石子要過刀,茅草要過火’,未死;長征始發,彭殿後,血染湘江,八萬紅軍,死傷五萬,未死;抗日,鬼子掃**,圍八路軍總部,副參謀長左權犧牲,彭奮力突圍,未死;轉戰陝北,彭身為一線指揮,以兩萬兵敵胡宗南二十八萬,幾臨險境,未死;朝鮮戰爭,敵機空襲,大火吞噬誌願軍指揮部,參謀毛岸英等遇難,彭未死。”是借自文天祥的《〈指南錄〉後序》。而入選中學課本的《晉祠》則有《小石潭記》的影子。這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勢發力。

閱讀現代散文,我是從讀報刊文章入手的。我上初中時,家裏訂有一份《人民日報》,大人看正版,我看副刊。那時報上的名家有秦牧、楊朔、劉白羽、方紀、魏巍等。當時《人民日報》開了“筆談散文”欄目,一直到現在還流行的“形散神不散”就是那時提出來的。但我一直覺得這個觀點是個偽命題,是自搭台子自唱戲,抓住一個“散”字自以為很妙,就衍伸開來做文章。其實散文相對於韻文當然是散的,莫非還要去做“新八股”?而“神”則從來也沒有人說可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