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说说

09 乱世碰撞,你拿什么显神通?

字体:16+-

曹老板的舒心日子

曹操回了老家,一住就是三年。

这三年,真是没白过。至少,曹操干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他开始玩命读书了!

小时候飞鹰走狗,偷鸡打鸟,辜负了好时光。这是要把失去的损失补回来?其实,这是曹操深思熟虑的操作。现在人人都看清了,乱世马上就要到来,要想玩得有水准,必须施展个人强项。他的强项在哪儿?

本来,他看到了名声的重要,就上蹿下跳、撒泼打滚地求去了,难得求来了几个好评,可人们还是看不上他,司马防还是不推荐他当洛阳令!所以现在,曹操也看懂了,名声这事儿,大概这辈子只能擦肩而过。

没有名声,那靠啥?曹操最大、也是唯一的长处是——能!他当然很明白,也很自信。既然别的没有,就这点“能耐”,那就让这“能耐”更大更强吧!小时候的“能”,叫“逞能”,现在大了,二十好几了,这个“逞能”,就得变成“真能”!那怎么做到呢?——读书!曹操走了最正最王道的路。

曹操真心开始读书了。一边读书,一边继续跟袁绍他们保持联络,关注时局。话说苏东坡的老爸苏洵,27岁才开始发奋念书,相比之下,曹操还早了几年呢。

第二件,读书的同时,他还高效地解决了个人生活问题!

曹老板总还是有娱乐的,他的娱乐方式也很直接,打猎和美女。果然是真男人,够纯粹。这两项都是直男最爱啊!曹操爱美女,爱得就像黄河泛滥,从不问美女家世出身,嫁人与否。只要“美”,就足够!当然了,这不叫“真爱”,只能叫“好色”,倍儿纯洁的“好色”!

在曹操心里,女人大致就分两种,一种是正妻,另一种是正妻以外的所有。对正妻,他挺有情,也挺敬重;正妻以外的嘛,那就省事啦。第一,美不美?美,好,那就霸占!绝对高效,绝不讲理!曹老板可没耐性跟女人玩风花雪月,他能对着宇宙时空伤心千古,热泪纵横,但决然不会跟哪个美女柔情缱绻。

这时的曹操二十四五岁,早有了正妻丁夫人,妾室刘夫人,长子曹昂也两三岁了。但这些满足不了他爆棚的娱乐心,于是,曹老板搞上了这辈子最重要的女人——卞夫人。

别说谯县那地方小,再小再土的地方,也有娱乐不是?更不用说老曹家本就是当地豪强。也许是哪回曹老板看书看累了,到哪家简陋的青楼妓馆去喝喝花酒,也许是在家闲得无聊,就请当地巡演的歌舞班子来唱个堂会,反正,曹操是在听歌看舞的时候遇上卞姑娘的。

卞姑娘是戏班子里的一名歌女,当时刚好20岁。她出身卑下,一家子都是歌舞伎人。据说,她出生的时候,整个房间都闪起了金光。她父亲害怕,跑去问算命的。算命的说:“这可是吉兆啊!这闺女的前途不可限量!”当然了,这种梗在古书里随处可见,但凡是成功实现逆袭的,出生的时候大都伴有奇观。

反正,曹老板一下就看中了卞姑娘。这姑娘人好看,歌好听,性子还乖。又美又省心,那真是直男最爱啊!于是简单又直接,曹操把卞姑娘收做小妾了。

对曹操来说,这本是小事一桩,不值得多想的。可就是这位出身卑下的卞姑娘,却成了对曹老板这辈子影响最大的女人,甚至关乎着他千辛万苦挣下来的江山!后来,卞姑娘给曹操生了四个儿子,除了最小的曹熊早逝,剩下的三个——曹丕、曹彰、曹植,哪一个不是光芒四射!而且,哪一个不是让曹老板费神到了不行!

当然了,这是后话。现在曹操的日子还挺舒心,舒心读书,舒心打猎,舒心跟老婆儿子们耍,以至于他都想,干脆就这样吧。这么过一辈子,也没啥不好。

袁大公子的洛阳隐居

曹操在老家重塑人生,那我们的袁绍大公子呢,现在又在干吗?是不是官运亨通了?没有!

袁绍在濮阳县长任上干了没几年,留下了相当好的名声。然后,他就遇了母忧。也就是母亲去世了,他必须回老家给母亲守孝。于是我们前面说到的那个三万人参加的老母亲葬礼就举办了。

现在的袁绍,也对官场有了感性认识,那真不是什么好地方!要想干点儿事业,时机太不合。他暗暗打定了主意,还是先避开险恶的时局,别去掺和,然后发挥自己的最大专长,把名声人望养得更高更亮,等时机一旦来临,就会是一呼而天下应啊!

袁绍主意打定,官嘛,他是不当了。给老母守了三年孝后,他又说,想起早逝的父亲,心里悲伤得不行,我要把当年没给父亲守的孝也补回来,于是又守了三年。不过这六年,他可不是在闲着,一直跟曹操他们一众小友密切来往,暗暗帮助党人,名声是越来越响。

这几年里,倒是他弟弟袁术真真官运亨通了。袁术先举孝廉,做郎官,后来连续调任,升到了河南尹,比曹操眼馋的那个洛阳令高了整一级,俸禄两千石,已经算大官了。

不过,袁绍可没心情跟弟弟较劲,以他对袁术品性的了解,早料定这小子成不了大器。别看现在蹦跶,以后走不长远。袁绍心思很定,守完了丧,他就回了洛阳,开始“隐居”。朝廷屡屡征召,他就屡屡不去。

我们来看,这算什么“隐居”?谁听说过首都还能“隐居”的?所以,袁绍的“隐居”相当高调,简直就是在告诉全天下,我没有做官,想来跟我结交的,尽管来啊!与其说“隐居”,还不如说是“召唤”。于是,不出袁大公子所料,天下士人,不分贵贱,但凡有点本事的,都巴巴地赶着来拜访,盼着跟他结交,各种车子填满了大街小巷,洛阳城时不时就因为袁大公子发生交通堵塞。

弟弟袁术在旁看着来气,虽然自己混得比哥哥官大,可来的人里十有八九都是求见袁绍的,他这个正牌嫡子、河南郡长官,居然没人答理。

其实,不光袁术看着来气,连宫里高高在上的常侍们,也看得咬牙切齿。有一天,宦官头子赵忠恨恨地在宫里喊上了:“袁本初坐作身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为!”——这个袁绍,天天抬高自己的身价名声,不应朝廷征召,专养能为他效死的人,这小子究竟想要干什么?

没错,赵忠的话问得好,袁绍究竟想要干什么?——他要做大事,做他那些叔叔伯伯们干不了的!让他庸庸碌碌地点缀家谱,他不甘心。袁家长辈也觉察了袁绍的心思,再加上赵忠这一喊,叔叔袁隗实在坐不住了,跑回家教训袁绍:“你这是要倾覆我们的家门呀!”

其实,按袁家人的意思,宦官不会把咱家怎么样,你就别整事儿,别招惹人家,踏踏实实安享富贵,难道不好吗?

袁绍用实际行动给了叔叔回答:不好。被袁隗训了以后,他虽然没当面反驳,但也全不听话。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宾客还是要养,各方人物还是要结交,洛阳城还是要堵车……

袁绍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为以后干大事打了极好的根底。如果当时有块魔镜,我们能去问问:“魔镜、魔镜,谁是全天下最受欢迎的人?”魔镜必然会回答:“袁本初,袁本初,再没有人能跟他比得了啦!”

好了,现在,曹老板遇到了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解决了个人生活问题;袁大公子呢,则继续发挥特长,进一步收拢天下人心。

那么下面,我们就要把目光移开,去看一位极亮眼的人物了。很有意思的是,同在这个时间段,这位大佬也像曹老板一样,高效地解决了个人生活问题,遇到了他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哦不,按史书的说法,那不叫“遇到”,该叫“恐吓”来的。

这位是谁?

他就是——此刻正在江南给自己一步步艰难开路的孙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