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说说

03 嘉德殿中的最后私密:卿才是朕的唯一爱信

字体:16+-

我把娃娃交给你

公元189年,四月十一日。

夜幕低垂,笼罩着洛阳宫嘉德殿。

一片寂静。只听得一阵阵低泣和断断续续的话音。一个身形魁伟的黑衣人跪倒在御榻前,不断地叩头,还流着泪。

榻上的病人用微弱的声音,又一次说:“卿是朕最器重的臣子,皇子协……日后……就交给卿了……”

黑衣人泣不成声地说:“臣誓死也会完成陛下的心愿,请陛下放心……”

这就是公元189年,灵帝刘宏临终托孤的现场。嘉德殿中,没有大臣,没有常侍,连他的“亲爹娘”张让、赵忠都没有,只有一个小黄门蹇硕,成了唯一的托孤重臣!

这时,灵帝跟张让、赵忠已经不那么好了。大概张让、赵忠作的恶实在太多,老得给他们兜底,已经有点儿超限。另外,这俩跟何家又扯不清关系,灵帝要立刘协,两人实在指望不上。相对来说,蹇硕的品性要可信得多!这也是灵帝一直特别喜欢蹇硕的原因。

蹇硕没有多少恶迹,跟张让他们一比,简直是个清白好宦官。就是灵帝这种不正常的喜欢,比如让他当“天下兵马大元帅”之类惊世骇俗的搞法,把蹇硕推到了风口浪尖,也让他背了一千多年的骂名。其实,蹇硕没有特别不堪。我们看,就连曹操打死了他的叔叔,都没见他挟私报复嘛。所以,论断古人的功过品性,真是大难题。如果不深入到他切身的处境中,很难把这个人看明了。

好,灵帝临终托孤,托给了一个小黄门。

想想也真够惨,孙策托孤,能托给张昭;刘备托孤,能托给诸葛亮;灵帝能托给谁?朝里除了何进,就数袁绍他叔袁隗了,这俩哪个也不跟灵帝一条心,甚至还跟他拧着!到了最后,除了一个宦官,居然没谁能相信!

灵帝托孤完毕,当天就在嘉德殿驾崩了。受了这些年的惊悚摧残,死时也是这般凄凉。

灵帝驾崩,最高兴的是谁?当然是何进。现在太子未立,外甥刘辩比刘协年龄大,理应上位。何进又是大将军,就是有不同意的,也没人敢开口。灵帝不是一直打压他吗?现在皇帝命都没了,还能把他怎么样?

何进一下就兴奋了,立马开始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搞登基大典,扶刘辩上位。灵帝托孤蹇硕,何进很可能不知道,所以一开始也没提防,只差那么一步,蹇硕就能得手,完成灵帝的遗愿了!

蹇硕真的是忠心耿耿,哪怕主子已经成了鬼魂。大概那时全天下真心念着灵帝的,只剩他这个不算太大的宦官了。蹇硕打定了心思,一定要替灵帝完成心愿。那么,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何进!他马上开始行动了。

蹇硕派人请何进入宫,说要跟他商量大计,暗中却埋伏好杀手,等何进一来,立刻诛杀,然后扶董侯刘协上位!

何进全没提防。其实早在灵帝驾崩前,蹇硕就整过他,向皇上建议派何进去征韩遂。何进一走,灵帝就能掌握局面,顺利立刘协了。很可能是袁绍出的主意,让何进上奏说,征韩遂可以,可兵力不足啊。不如先由袁绍到徐、兖二州去征兵,等他回来,再攻打韩遂不迟。于是,袁绍就真真假假地去征兵了。所以,灵帝驾崩的时候,袁绍很可能不在京都。

蹇硕已经整过他,何进还不长记性,大概觉得一个小黄门能整出啥事来?于是毫无顾忌地进了宫。蹇硕眼看就要得手了,偏偏这时何进碰上了他的救星。

这人名叫潘隐,是蹇硕的司马,也是个宦官。他跟何进有旧交,眼看何进一脸无忧无虑地来了,潘隐急得不能开口直说,就不停地朝何进使眼色。

何进终于觉察,一下就明白了,立刻疯了般窜出宫去,抄小道直奔军营。然后,带上兵马回城,安置在各郡的驻京办事处。这下心里踏实了,何进宣布马上举行登基大典,自己也不再入宫。

蹇硕的计划泡了汤,悔恨得不行。然后,刘辩就顺利上位了。

袁大公子的小小“振臂”

公元189年四月十三日,也就是灵帝驾崩的第三天,刘辩登基继皇帝位,时年13岁,这就是历史上的汉少帝。

刘辩宣布,尊何皇后为何太后,垂帘训政。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熹,封弟弟刘协为勃海王。以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录尚书事。就是说这个天下,以后就由何皇后、何进和袁绍他叔一起管了。

屠户何家真是辉煌到顶了!十几年前兄妹俩还在南阳跟老爹一起杀猪的时候,怎么能想到会有这一天!袁家也是更上一层,录尚书事了。袁绍利用何进的心机,很见效果有没有?不过,更见效果的还在后面……

袁绍一接到皇上驾崩的消息,立刻火速赶回京都。趁何进恨蹇硕的劲儿,袁绍就开始做思想工作,劝何进把宦官全杀了,这才是顺应天下人心。然后,还给他推荐名声好、有智谋的名士,帮他完成大事。何进一下征召了二三十个,可以肯定的,至少有这几位:何颙、荀攸、郑泰、王允、陈琳、逢纪、鲍信、王匡……

真是个个精华,人人不凡!这些人后来不管去了哪位大佬的阵营,也都相当出彩。都是能人!我们稍稍品下这个名单,袁绍的影子就隐约又清晰地在背后闪现了。没有袁绍,何进不可能招来这些牛人!

何颙,不用说,是袁绍的好朋友,名扬天下的高士;荀攸、王允,两个出身豪门的大名士,跟袁绍一个阶级阵营的;陈琳、逢纪,后来都是袁绍的属下;王匡、郑泰,也都是豪强,既有钱又有名,手里还有人。

真是黄金阵容!就凭何进的屠户身家,精英们怎么可能一召就来?全是因为袁绍!四海仰望的袁大公子都看好何大将军,那我们也跟上吧!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本来就跟袁绍有交情。比如郑泰,三公轮番派车征召都不出,可这次何大将军一召唤,就上了路。如果不是借了袁大公子的魅力,怎么可能有这等好事?

啥叫“振臂一呼而天下应”,咱们袁大公子初步施展了一下能耐,就忽悠来这么多优质的人力资源,对那时的另外几位大佬——曹操、孙坚、刘备来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

另外,这些人虽是投何进,但内心并不跟何进一路,而是跟袁绍一路的!与其说,袁绍是给何进推荐名士,还不如说是给自己储备人才。这等心思和手腕,也只有袁大公子能耍得来。

好了,袁绍把何进摆弄得晕头转向,更加上道了。他就再次怂恿何进灭宦官,说得他真的动了心。

那宦官这边有什么反应呢?人家都要“灭”他们了,他们又如何应对?

小黄门的最后拼搏

我们先说蹇硕。

蹇硕一击失了手,跟何进的关系就是有你没我、势不两立了。何进即便不听袁绍的,也不可能放过他。蹇硕是全无退路,而且,他也真的没忘灵帝的托孤,死也要把这事做到底。

眼看何进跟第一豪门汝南袁氏联合,搞得这么风生水起,蹇硕就想了个主意。袁绍的意思,可是要杀尽宦官啊,不光他蹇硕,就是张让、赵忠,也一样逃不了。为什么不争取让所有的宦官拧成一股绳,干了大将军呢!

于是,蹇硕就偷偷给赵忠他们写信,大意说:现在大将军兄弟霸着朝廷大权,又跟那帮党人联合了,想把咱们宦官都杀了,就是因为我掌着西园校尉,他才不敢轻举妄动。咱们应该赶紧团结起来,诱他进宫,关闭宫门,先杀了他!

蹇硕就是希望当年曹节、王甫反杀大将军窦武的事,让宦官们再照着重演一回。更何况,他还有西园军呢!

蹇硕的信送给了赵忠,那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是——宦官反杀大将军的经典剧情,果真重演了!但不是现在,不是因为他。

现在赵忠他们的决定是:把蹇硕扔出去,献给何进当牺牲品,他们要拿蹇硕的脑袋,去向大将军投诚!

那么张让、赵忠为什么不听蹇硕的,却要投靠大将军呢?历来宦官和外戚不都是死对头吗?我们分析分析原因:

第一,他们跟何家关系好,而且三观相似。

宦官跟何太后,是一条黑道上混出来的!中常侍郭胜,也是南阳人,跟何家同乡。何太后这一路的逆袭,郭胜帮了不少忙。何家还跟张让结了亲,何太后的妹妹就是张让的儿媳妇,都快好成一体了。而且,宦官手里还抓着何家的把柄,何太后在后宫干的暗黑事,宦官们都瞧得清清楚楚,你黑我也黑,大家谁不知道谁?宦官们认为,何家跟他们是一路货,既没身家又没品行,全靠黑手段起家,所以三观相似,正好可以相互扶助。宦官是很帮何家的,比如灵帝要废后的时候,宦官们可是各自拿出了上千万,才保下了何太后。

第二,宦官们跟蹇硕关系不咋样。

蹇硕跟他们气质不同。至少,从“黑”的角度说,蹇硕显然不跟他们一条道,没他们那么贪腐。而且,他们跟蹇硕还路线不同。蹇硕是皇帝的死忠,保刘协的;张让等人是利益的死忠,哪边有利就往哪边倒,现在皇帝都死了,还支持刘协?除非我们疯了。所以,现在他们是坚定的刘辩派,明摆着站何进一方。

第三,西园军的实力不可靠。

张让等人对蹇硕的西园军,也很不看好。一支新军,刚招来的兵,训练都没多久。很可能,人数也没多少。张让们心想,这西园八校尉,你蹇硕看上去是头儿,可再看看你的手下,中军校尉袁绍,他在干吗?已经混成何进的铁杆盟友了,根本是背叛了西园啊!再看典军校尉曹操,更是早就背叛啦!一直跟宦官对着干,连你叔叔都杀了,难道宫中一乱,你指着这两人替你卖命?蹇硕你在逗我们吧?总之,西园八校尉在张让们看来,就一句话:指望不上,不可能是何进的对手!

张让、赵忠他们掂量完了,决定抛弃蹇硕,押宝大将军。但是……还有问题,袁绍可是站在何进身后,想尽了招数,要尽杀宦官呀!大将军真的能放过他们吗?

真的是押宝。张让他们就在押,你何进多少该有点人性吧?你和你妹妹能有今天,那是我们一路给你们进行暗黑投资,让你们发达的!咱们都是一条黑道出来的,都是不入流的人,难道你弄了个世族袁绍,就真的忘了本,装起圣母来了?大将军你不会吧……

张让、赵忠想好了,把蹇硕的书信直接交给了何进。何进一瞧,张让他们来投诚了!好啊,那就好办了!何进立即下令,派黄门令收捕蹇硕,处死。西园校尉果然指望不上,就没见半点儿动静,何进杀掉蹇硕,转脸就把还没成气候的西园军给吞并了。这是公元189年四月二十五日,距离灵帝驾崩14天。

蹇硕没能实现灵帝的遗愿,最后忠心殉主,追随灵帝而去,就算被杀,心里也该是坦然的吧。

国家级婆媳大战

蹇硕死了,董侯刘协的阵营没了主力。不过,刘协不是完全没劲儿了。别忘了,他是奶奶董太后养大的!老爹灵帝临终前还把董重提拔成了骠骑将军,这都是当初给他铺的路。

自从刘辩一上位,董太后就气炸了。眼看何进又吞掉了西园军,董重也抗衡不了,更是气得要疯。再看儿媳妇何太后,自灵帝一归西,这儿媳妇也要疯了。不过,人家跟董太后不一样,董太后是气得要疯,何太后可是美得要疯。

现在,何太后眼里全没这个婆婆,皇帝老公活着时,见着婆婆,心里又恨又骂,脸上还得装乖。现在老公死了,你个死老太婆还算什么!从前不就是个藩妃吗?跟姑奶奶摆什么谱!

不得不说,不论是董太后还是何太后,这对婆媳,这两个女人,都比较没品。一个一辈子专注搞钱,除此之外,其他脑功能区基本空白;一个一辈子专门争宠害人,除了这个,别的也基本不感兴趣。

后宫里的婆媳大战就**裸地爆开了。

董太后说:你现在敢在哀家面前这么嚣张,不就是仗着你哥哥何进吗?告诉你,我下令让骠骑将军砍下何进的头,都是随手的事!

何太后不屑地说:那你就试试啊!

不过,董太后这话让何太后心里一动,哎呀!还有个骠骑将军董重呢!于是,就在董太后的亲口提醒下,何太后立马告诉哥哥,快点儿把骠骑将军董重给做了!

189年五月,何进带领三公上奏,说董太后派宦官到民间搜刮财物,就藏在永乐宫。按以往的惯例,藩妃不得住在京都,所以把她迁回原封国河间去居住。

五月六日,何进派兵包围了骠骑将军府,抓了董重,免官。董重一看大势已去,自杀了。然后没过一个月,董太后也暴死。具体是被杀还是自杀,已经搞不清楚。

皇帝死了一个多月,儿媳妇就干掉了婆婆,何家兄妹还真把礼义道德视如粪土。

奶奶一死,可怜的小刘协彻底成了孤家寡人,再没人疼没人爱了。父皇生前给他做下的一切,全成了泡影。不过,刘协这辈子的命运,可非常诡异。别看现在被欺负,但到后来,真就有个人鬼使神差地替灵帝完成了遗愿,改了刘协的命。这人是谁呢?也许您已经猜到了,我们以后慢慢说。

现在,何进干掉蹇硕、董太后和董重,把刘协的势力扫光光了,那剩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是袁绍和宦官的矛盾,也就是世族和党人对宦官的憎恨!他何进,就是被夹在中间的一杆枪。这枪是不是要刺出去?怎么刺?这事不是何进能决定的,而是——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