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史記

《冰鑒》不是曾國藩寫的

字體:16+-

打開百度百科,輸入“冰鑒”二字,得到的搜索結果是“清代曾國藩作品”。打開各大音頻平台,輸入“冰鑒”二字,也可以得到相似的結果——為了讓圖書和課程更好賣,它們都把《冰鑒》這本書,掛靠在了大名鼎鼎的曾國藩名下。

《冰鑒》號稱“相術寶典”。它進入當代中國人的閱讀視野,始於20世紀90年代。這其中,已故的所謂“國學大師”南懷瑾功不可沒。他在許多場合、許多文章中,多次說過類似下文的話:

“有人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有十三套學問,流傳下來的隻有一套《曾國藩家書》。其實流傳下來的有兩套,另一套是曾國藩看相的學問——《冰鑒》這一部書。” ①

其實,曾國藩從未寫過《冰鑒》這種書。

當然,這種掛名並非始於今日,是民國時代就已存在的現象。民國學者黃濬,在其《花隨人聖庵摭憶》一書中,就曾提到“近人乃有以古相書《冰鑒》,傅以文正名,號為遺著”——時下有人把一本叫作《冰鑒》的古書,掛靠在曾文正公名下販賣,說是他的遺著。

黃濬出身書香世家(其父是前清翰林),見識廣博,自然不會相信這種掛靠。不信的理由,是因為他知道,“此書道光間吳荷屋已為鋟板”——早在道光年間,吳榮光(號荷屋)就刊刻過這本書了。

吳榮光是廣東人,非常喜歡收集書籍。他官運不錯,在道光年間一度官至湖南巡撫署湖廣總督,也有廣泛收集書籍的財力。所以,史載他“性好書籍,官京師二十年,聚至七八千卷”,《冰鑒》正是其中之一。

當代學者張全海,依據“從清代到民國期間的幾種木刻本、木活字本、石印本和鉛印本《冰鑒》版本信息及相關資料”進行考證,發現至晚在道光九年(1829年),該書已有南海正文堂刻本(中山大學藏)、廣州拾芥園本(中國人民大學藏)。這一年,曾國藩尚不足19歲,正在跋涉科舉,為獲得秀才的功名而苦苦奮鬥,不可能是《冰鑒》一書的作者。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