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烨人生:名丽场Ⅲ

5

字体:16+-

俞惠莉没想到,连自己这样才刚刚和BUNK合作不到两个月的小工厂老板都能收到工厂大会的邀请函,简直有些受宠若惊。俞惠莉深知这次前往的许多业内大老板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她只抱着去学习的心态,也感谢BUNK给自己这样一个认识人脉的机会。

俞惠莉的“诺诚”也算是家族企业,原本由父亲那一辈开起来的鞋厂也在这两年慢慢转型开始做起服装来,“诺诚”也是俞惠莉上任之后才改的名字,在常熟周边,提起来大概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但若说起前身“长葛凉鞋厂”,在当地也算无人不知。

收到邀请函的当天,俞惠莉还特地找老同学借了他那辆沃尔沃,怎么着,总不能开着自己那辆别克去。俞惠莉听闻德费、莲台和辰洲的大老板都会前往,便觉有些惶恐,像她这样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站在一堆成功的男人面前,顿然毫无优势,加上现场肯定也有许多和自己目的相同的人,那至少得把自己打扮得像模像样,才够格让这些企业家正眼看自己一眼吧。后来听闻BUNK的大老板新田中建也会出席,俞惠莉意识到这次大会可不简单,于是到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换行头,没办法在特别大牌的衣服里挑,就在轻奢的品牌里找一套别致的,最后她挑来选去,买下一套酒红色Sandro职业装,看到账单的时候,多少还是有点心疼。

工厂大会定在5月最后一周的周四,所以大部分人周三夜里都到了,所有被邀请的工厂负责人都被统一安排在陆家嘴的文华东方酒店。俞惠莉以为自己到得还算早,结果等她到时,酒店门口早早就停满了各种豪车,还好自己有先见之明,不至于还未开场,车就输别人一大截。

说实话,虽然很多人俞惠莉多少听过,但却从未照面,上下楼的时候,酒店来来往往的客人西装革履,笔挺英气,让她更是时不时提醒自己要抬头挺胸,显出一副女企业家的模样,才不会像是一个走错地方的局外人。

晚餐安排在酒店的宴客厅,俞惠莉算好了时间,不早不晚地出现在现场,她在靠边上的地方找了个座位坐下来,同一桌的人里,有一个蘑菇头的中年男人坐在俞惠莉正对面,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个穿条纹衬衫的男人,另一边是一个戴着贝雷帽的老头。大概现场的女性不多,所以俞惠莉刚坐下,大家都纷纷将视线转移到她身上。那个穿条纹衬衫的男人先开口,和俞惠莉交换了名片,接着旁边的人都纷纷介绍了下自己,原来这一桌上的人都和俞惠莉一样是一些小厂的负责人,彼此都没有听过对方的工厂,但还是假装客气地说一声“久仰久仰”。

这时一个愣头青一样的男人突然落座在俞惠莉的旁边,匆匆喝下一大口水,然后笑盈盈地和大家问好。这个愣头青一样的男人称自己叫陈英,是一家名为菲英琦的工厂的厂长助理。陈英见大家神色,一瞧便知大家都不熟悉彼此,侃侃笑道:“不知道很正常,很正常,今晚到这里来的嘉宾,都是第三梯队的小工厂,大家互相认识认识,也算抱团取暖了。”陈英这一开口,大家自然都有些不悦,虽然心知肚明,但被直接说出是第三梯队这样的类别,多少有些面子上挂不住。贝雷帽老头脸色最难看,呵斥道:“怎么,来者都是客,BUNK还帮大家分门别类了吗?”俞惠莉也不住问:“对啊,我听说德费、莲台和辰洲的大老板都来了吧。”陈英连连摇头,说道:“BUNK怎么会让德费、莲台和辰洲的大老板屈身住在文华东方呢?他们自然是住养云安缦啊。”

陈英这么一说,贝雷帽的老头也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俞惠莉却并不知这养云安缦是什么地方,就文华东方对她来说,已经是足够奢华了。

这时穿条纹衬衫的男人点了点头,道:“养云安缦不是才刚开吗?他们就成了最先体验的客人,在BUNK眼里,他们才是真正的合伙伙伴啊。不过确实也只有安缦酒店才配得上他们,这一夜上万和一夜上千的房费,就真真把我们这些人的距离给拉开了啊。”俞惠莉一听安缦酒店要上万一夜的房费,心里就咯噔一响,原本就自卑的心理不觉作祟,看来,自己想要借此场合认识他们却又是自不量力了。

“蘑菇头”想了想,突然向陈英问道:“那陈兄弟,你知道这次BUNK大张旗鼓地举办这个工厂大会是要做什么呀?”

陈英咂了下嘴,“怎么你们都不知道这次大会的主题的吗?”几个人面面相觑,均不太明白,只有贝雷帽的老头插嘴道:“我听说是BUNK并购了一家技术公司,这下要给我们改善装备呢。”

陈英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否定道:“并购?怎么是并购呢?”

贝雷帽老头原本就不大喜欢这陈英,这下当面就被否定,更是显得有些愤怒,说:“那是什么?你说是什么?”

陈英解释道:“虽然我也是听说,但绝对不是并购,是技术入股,背后有资本进入,BUNK想要提前进入智能化生产时代,我们这次啊,都是来当小白鼠的。”

俞惠莉听得云里雾里的,说到底也没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怎么听来,都像是BUNK在为工厂做好事。

“蘑菇头”说:“这是必须了,马上就2019年了,按以前那些电影里演的,汽车都该在天上飞了,咱们还在用手工生产,本来就落后啊。”

贝雷帽老头表示不屑地“哼”了一声:“机器能代替手工把衣服做好?怎么可能,你去看看那些机裁的面料,一板一眼的,是整齐啊,但那样的衣服,真是一点温度都没有。这日本人啊,就是太相信技术,要我说,这全世界,就中国人的手是最巧的,这下用机器用惯了,把中国人的手都给废了。”

陈英没有在意老头儿说什么,一手掩住嘴,压低声音说:“还有啊,我听说,这次这三巨头聚到一起,才是暗波汹涌呢。”

“怎么说?”陈英这话题好像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连贝雷帽老头都露出几分好奇的神色。

“德费的倪总和辰洲的王总,原本就是王不见王,每年的市场份额就是这两家争来争去,而莲台的尹总,一直有种坐山观虎斗的感觉,想着坐收渔翁之利。有件事不知道你们听说没,就是前不久啊,BUNK有个技术老工匠在辰洲死了……”

“这个有听说,但是这个和他们三个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大有关系。”陈英断然说道。

俞惠莉对工匠福田之死也略有耳闻,但是从来不知道原来这件事背后牵扯这么多的故事,她开始反省,自己始终还是太闭塞了。她顺着陈英的话继续听下去,也是大吃一惊。

“这个事情呢,不得不从‘原价战’说起了,你们都知道吧,前段时间BUNK疯狂降低工厂的原价率,好多工厂都打算和BUNK断绝合作了,当时岿然不动的,就是这三座大山,德费、莲台和辰洲不开口反对,BUNK就不担心咱们这些小工厂不合作。可是,明面上这三家工厂不说话,私下可完全不是,其中最着急的就是辰洲,辰洲因为是做针织品出名,和做梭织的德费、莲台比,成本本来就低,再往下压,基本上是分钱不赚了,但是辰洲又想做老大哥,不想面子上输给德费和莲台,这时候不知道是谁和辰洲的王总说,德费为什么不着急?是因为德费的倪总和BUNK一个姓高的MD有一腿啊,但是两人隐秘工作做得好,严丝合缝找不到半点破绽。然后又传闻,莲台这边不着急,是因为福田那个老工匠收了黑钱,回头就和山崎CEO说莲台的衣服技术难度高没法降价,所以德费和莲台从头到尾就没被要求降价,你说他们急不急?”

所有人望着陈英,一边惊讶一边忐忑地问:“这都是小道消息,准不准确啊?”

陈英说:“我不能说百分百准确,但无风不起浪,不然你说我又怎么知道的呢?”

蘑菇头连忙问道:“然后呢?老工匠怎么就死了?谁害死的?”

“这件事说来也是巧,辰洲的王总当然不服了,但是也没有证据,本来他在三家工厂里就处于劣势,要是明着和BUNK闹翻,那也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所以啊,他就想了个办法,同时约了老工匠福田和那个姓高的MD吃饭,一方面他想制造这个姓高的MD的一些丑闻,顺势打击德费那边,另一方面也想通过福田老工匠去帮自己说几句话。但是好巧不巧,福田那晚上帮王总约来了山崎CEO,赴了两局宴,又上了岁数,真真实实喝多了,他本来说回房间休息一会儿,后来想起王总叫他半夜去商量好处的事情,走错了地方,一下就踩空掉进泳池淹死了。这事儿呢,王总也吓到了,可当时他想来个将计就计,把脏水都泼到那个姓高的MD身上,这样一来,山崎和那姓高的MD都在他设的局里,自然都会帮他了。”

俞惠莉被陈英口中的事情着实吓到了,她总以为,做生意就是安守本分,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关系和资源当然重要,但是这背后的层层阴谋设计,她却是望尘莫及。她听得胆战心惊,头皮发麻,这故事里的人纷纷都沦为了资本下的棋子,这不得不说是另一种悲哀。

这时陈英突然起身,说看到自己老板过来了,不得不先走了,大家似乎都还在消化他刚刚所说的那个故事,整桌的气压都低了下来,心中戚戚然,只是简单和他点头说好。

陈英一走,大家好像突然失去了话题,贝雷帽老头突然道:“那个年轻人,神叨叨的也不知哪句真哪句假,大家也不必真的去细想这些事啦。”话虽如此,贝雷帽老头其实自己也沉浸其中。条纹衬衫的男人给大家各续了一杯酒,举杯庆祝这场相识。

“以后咱们更是要抱团取暖才行啊……”

俞惠莉看着其他人纷纷点头,不禁应声道:“是啊是啊。”

翌日清晨,文华东方的酒店门口就站满了人,俞惠莉梳妆打扮下楼开车的时候,和昨日的陈英又撞到了一起,俞惠莉想,站在陈英旁边的大概就是他的老板,菲英琦的徐总,国字脸,中等身高,见谁都一副虚与委蛇的笑,典型的小老板形象。陈英连忙和徐总介绍,这是“诺诚”的俞总,徐总赶紧抽出裤袋里的手,热情地和俞惠莉握了握:“俞总,幸会幸会,现在一起去会场吗?”俞惠莉点了点头,指了指停车库,“我的车在下面,待会儿见。”俞惠莉刚走没两步,便看见BUNK统一派来的商务车,车上的人寥寥无几,但还是有几个老板提着公文包坐在上面的,俞惠莉思寻着这些自己没开车来的老板大概也怕自己的车挤在一排豪车里过于突兀,她没想太多,已经有车陆陆续续上路了,她也赶紧下了车库,以免待会儿路面拥堵,迟到就不好了。

工厂大会的会场定在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这大概是BUNK入驻中国这么多年来,最正经八百地把供应商当合作伙伴的一次,即使那些私下口口声声说不把BUNK当回事的工厂,在收到那份烫金邀请函的时候,也忍不住在朋友圈拍照炫耀一番。

举行大会的决定非常突然,于飞虹甚至担心大家会因为档期问题而缺席,但新田中建说,不会的,只要你告诉他们这次大会事关2019的年框合作,所有人都会来的,还有,邀请函不要每一家都发。事实上,新田中建的估计是对的,很多人听到“年框合作”四个字,纷纷推掉了手上的安排,而那些没有收到邀请函的工厂也开始四处打听,使出浑身解数也希望搞到一张入场券。

于飞虹比规定的时间早到了半小时,饭店门口却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来回走动的商务人士,她迎头走进饭店,眼看电梯门快要关上,便快步向电梯走去,一手按住电梯开关。这时,电梯里那个身着鹅黄职业装的女人与她正巧对视,两人微微愣了两秒,于飞虹才认出那是林丹。

“好久不见。”先开口的是林丹。于飞虹站在旁边,笑道:“是啊,我是不知道原来关于生产的会议,你也有时间来参加。”

林丹回道:“大家都在BUNK做事,还分什么彼此?”

于飞虹顺眉低头,笑道:“你回来这么久也不和我联系。”于飞虹忽而想到什么,接着说:“也难怪,毕竟现在是CEO了,忙,能理解。我还没来得及恭喜你呢。”

林丹笑了笑,说:“我才应该恭喜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于飞虹似乎完全不在意林丹说什么,洒脱地对着林丹说:“有没有后福我不知道,但BUNK的CEO可不好做,你自己好好加油。”于飞虹的一句话立马让林丹想起田晓明、郭靖以及于飞虹之前的种种,心里咯噔一响,稍微收回了一点盛气凌人的态度,淡淡说道:“多谢提醒。”

林丹一直没有抬头,她始终不敢直视于飞虹下颌处的那道伤疤,于飞虹越是不以为意,伤疤却越是让林丹觉得刺眼,她避过了与于飞虹对视的目光,将视线集中在了电梯楼层的数字上。

和平饭店的会议厅里,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整个公司已经好久没有过这样大型的会议了,这样一来,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让低迷的员工都积极了起来。钱思思和郭晓蓓带着姜楠在主舞台边检查自己负责的部分,山崎来来回回好几次,像走过场似的,没有人注意到他到底在做什么。

钱思思凑到郭晓蓓耳边说:“山崎看上去怎么这么着急,像丢了重要东西似的。”郭晓蓓拍了拍钱思思的手肘,说:“你没听说啊,他可能要被调走了。”钱思思捂了捂嘴:“真的假的?这次和Brother的合作不是挺顺利的吗?”郭晓蓓压低了声音说:“各种原因,总之我的消息来源绝对准确。”

姜楠在一旁心不在焉地摆着东西,视线却一直在舞台旁边的电脑音响的位置游走。这时,大门打开,高娜穿着一身黑白相间的职业装套,裹着一条黑色短裙,踏着一双漆黑发亮的高跟鞋走了进来。她看了看会场里的人,逮着几个眼熟的,说:“都几点了,怎么整个会场还乱七八糟的,谁在负责啊?”这时只听见高娜背后突然有人道:“干吗一大早就发这么大的脾气?布置会场的工作现在也要高MD来操心了?”众人朝高娜身后望去,只见林丹端庄地走进来,于飞虹并列走在旁边。高娜不服气地说:“布置会场的事情当然轮不到我来着急,这个年头嘛,热心肠总是要被嫌的,大概我也得学某些人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才不会被当成箭靶子啊。”林丹倒不屑再继续和高娜说下去,于飞虹走到两人中间,说:“难得一见,就要这么闹吗?”

陆陆续续开始有宾客到了,高娜一见到熟悉的老板,就面带笑容地飞奔过去打招呼,林丹眼见高娜这副花蝴蝶的样子,轻笑道:“这么些日子,她倒是一点没变。”林丹和于飞虹四下看了看会场,两人不约而同都在寻找王烨的身影,刚转身,便见郭靖穿着一身淡蓝色西装走了进来,他的身后跟着一个像是刚毕业的小丫头,应该是他的助理。许多人见到郭靖前来,都感到有些意外,几个熟悉郭靖的员工开始交头接耳起来,但郭靖就像目空一切似的朝着贵宾休息区走去。紧接着,倪家父子也跟着走了进来,倪赟摆出一副并不感兴趣的高傲样子,但看在父亲的面子上,还是尽量低眉顺目收敛了些。或许是太久不见,倪向东看见林丹的时候眼前一亮,笑容满面地主动招呼了一句:“林小姐,好久没见了。”林丹点头道:“是啊,倪总还是这么年轻,一点变化都没有。”

钱思思和郭晓蓓见宾客陆续到来,也都纷纷下了舞台,朝着一旁走去,姜楠眼见当下无人,从口袋里摸出U盘,快速将原本插在电脑上的那枚换掉。刚转身,只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开口道:“会场怎么也没有一点音乐烘托一下气氛?”姜楠看着王烨就这样站在舞台的一角望着她,她不知道王烨有没有看到,急忙应和道:“我就是在看怎么放音乐,结果音响没声。”王烨慢慢走过来,“没声吗?那我来吧。”

就在姜楠想着怎么推脱王烨的时候,大门再次打开,王烨、姜楠与众人望向门口,穿着素灰色正装衬衫的丁善正顶着一头利落的油头走了进来,姜楠微微缩紧瞳孔,紧接着一众行人推门而入,宾客的大部队一时间都开始入场。

这时主持人突然跑到台上,焦急地找着话筒:“在哪儿呢?你们看到了吗?”姜楠愣了下,“噢,好像在这儿。”她从音响后面的夹角把话筒找出来递给了主持人。

“噢,谢谢。”主持人打开话筒开关,“喂喂,好了。请各位宾客对号入座,各工厂的铭牌都摆放在桌上,找不到自己工厂铭牌的宾客,可以找前台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谢谢。”

这时整个会场开始热络起来,姜楠回头发现王烨已经不见了,她不觉松了一口气,趁机又确认了下电脑上插的U盘没有问题,然后将U盘里的文件名改为“开场”,接着将换下来的U盘放进了口袋里。

会场里的宾客纷纷入座,赤红色的“2018年度工厂大会”几个字样在墨黑色的LED大屏上闪闪发光,宾客间各自寻找着熟悉的身影,交换名片,添加联系方式,高娜像花蝴蝶一样挨桌问候,于飞虹正在检查各个流程环节是否准备妥当,而林丹却在此刻不知去向。

姜楠干练地游走在会场中间,侧身进了洗手间,恰好遇到从另一个门走过来的谢歆,两人相遇,姜楠先开了口:“好久不见,去了新公司之后气色越来越好了嘛。”谢歆不慌不急地说:“大概是因为你不在我身边了吧。”谢歆这么一句话让姜楠倒有些尴尬,想不到短短一两个月,谢歆已经懂得“礼尚往来”地回击了。姜楠笑了笑,说:“刚刚那个是你新领导吧,挺帅的,抓住机会。”不知是不是被姜楠说中心事,谢歆的脸上露出一片潮红,赶紧解释道:“别胡说,我今天就是个小助理。”姜楠走过去,扶住谢歆肩膀:“一步一步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先是工作,后是人,你心里永远清楚你要什么,挺好的。”姜楠突然这样倾心的对话让谢歆有些猝不及防,自从谢歆跳槽之后,两人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这么正面地说过话了。眼见真诚的姜楠突然玩笑般地笑起来:“哎呀,你还是这么认真。”姜楠拍了拍谢歆的肩,错身从谢歆身边走过,进了其中一个隔间。谢歆看着关上的隔间门,转身看向镜子里的自己,姜楠到底是谁?这个疑问似乎永远也解不开了。

隔间里,姜楠静静地舒了一口气,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距离会议开始还有五分钟,打开微信,发送了一条“OK了”。然后关闭手机,若有所思地朝天花板望了一眼。

一阵音乐之后,一男一女两位主持人站在舞台中央,男主持清了清喉咙,女主持面带微笑,两人一前一后,字正腔圆地用中文和英文做了开场白。

“在会议正式开始前,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BUNK集团董事长新田中建先生致开场词。”筵席上宾客掌声鼎沸,满头花白的新田中建在山崎和于飞虹的陪同下,从贵宾休息室慢慢出来,走向舞台中央。台下近百人许多都是第一次真正见到新田中建,不免为新田这精神矍铄的模样窃窃私语,看着这年过七旬的老人还在身体力行地管理着自己的公司,心中也油然而生一股佩服之情。

新田中建浅带微笑,站在发言台前,看着台下正装着齐的各位,平静地说:“2018年,是艰难的一年,也是变革的一年。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特别明白我这两句话背后的含义,二十多年前,我一直以为,衣服是每一个人的必需品,做衣服的每一个人,会因为这一份职业而永远被市场需要。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为我曾经幼稚而可笑的想法感到抱歉,原来世上真的没有‘永远’这件事。2017年的下半年到现在,整个行业遭遇了不可估量的变革,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FUTURE 21和2015年进入中国市场的GUYS都在这段时间纷纷退出了中国市场,中国本土的众多品牌也都纷纷关门转型,在这样的情况下,BUNK依然屹立在快消服装前三的行列之中,确实离不开在座每一位的支持。但是……”

新田中建顿了顿:“但是,探究这些品牌失败的真正原因,正是因为制作成本的骤然提高,如果我们依旧按照一成不变的思维进行经营,那我们就会成为下一个失败者。我是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人,说得难听一点,算是被这个时代淘汰的那一批老人了,每一个时代的技术革新总是会淘汰一批人,但我总是努力想要跟上时代的节奏,才一步一步把BUNK带到了现在。我知道,在今年的原价调整计划中,很多合作伙伴对BUNK有了或多或少的意见,甚至揣测BUNK用强硬的方式在逼迫各位,但我必须要说的是,这绝不是BUNK的初衷,今时今日,我诚恳地告诉大家,我们从一开始就是生命共同体,BUNK只有保住了自己,才能保住大家。今天把大家聚集到一起,正是老夫有了解决的方案,想要与大家共享。在这之前,我有一段视频要先给大家看。”

新田中建朝着坐在电脑前的工作人员示意了一下,工作人员伸手点开U盘的文件夹。所有人都静静地看着LED大屏幕。丁善正目光如炬,带着期待望向舞台。他开始想象现场轰动躁乱的一刻,他是如何在引爆中骄傲地离开现场。

走廊上,姜楠站在会议厅门口,从门缝望进去,整个会场黑了下来,聚光灯转向舞台大屏幕。新田中建打了个手势,屏幕一下亮了起来,Brother和BUNK的联合宣传概念片跃然于上,精细的制作和详细说明的种种细节将未来机械化生产的模式渲染得让人内心沸腾。

姜楠默默地拉上了门,从包里拿出墨镜戴上,然后离开了现场。

丁善正的面色骤变,显然此刻播放的不是他期待的内容,他四下环顾,寻找着姜楠的身影,寻而不得,他意识到其间有诈,拿起手机准备离席,谁料他刚刚站起来,便听到旁边一个苍老的声音,问:“阿正,你要去哪儿?”

黑暗的会场中,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看着大屏幕,没有人注意到会场的这个角落里发生的一切,丁善正错愕的表情慢慢变得惶恐,最后一声不响地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宣传片结束之后,大家还沉浸在气势磅礴的机械格局中,直到会场的灯重新亮了起来,大家才缓过神来,一阵此起彼伏的鼓掌声表示对这样的合作充满了期待。新田中建重新站到舞台中央,言辞郑重地说:“我相信这是BUNK的未来,也是你们的。”

之后,新田中建让人推上来了Brother最新的机器,并请技术工当场演示了机器的使用,如何通过手机软件直接操控和监测生产过程,接着Brother的工程师上台演讲,介绍了产品的高效性和接下来的更新,直到机器的价格一公布,昂贵的价格让原本激动的许多人又纷纷冷静了下来,交头接耳表示这个机器成本基本上很难大量引进。这时,倪向东率先起立,表示他会承诺引进200台作为试点,也欢迎同行到德费参观学习,倪向东这一表态,立马牵动了莲台和辰洲,另外两家工厂自然也不甘落后,承诺各引进100台作为试点。即使如此,大部分人还是按兵不动,带着一副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没有急于应和。

这时新田中建拄着拐杖慢慢走到机器前,对着台下的人说:“今天,我召集大家过来,并不是要当场贩卖机器,也并非要大家立马做出决定,就像我前面所说,我是在寻求与大家的一种新的合作方式,为了降低商品的成本,而不将多余的价格加在消费者身上,我们必须让收支达到新的平衡。Brother品牌为大家提供的机器,BUNK愿意以无利息分期代理的方式让大家先用机器,当大家正式投入生产,并获得利益之后,再逐步支付剩余的费用即可。当然,大家也不必立马做出决定,但为了形成统一的生产规模,并由工程师统一指导,希望大家能够在本月月底内给予回应,并与BUNK和Brother签订三方协议。”

一听到可以分期而且零利息,那么相当于成败的风险便都由BUNK来承担了,大家心中的压力不禁少了不少。俞惠莉左右看了看,站了起来,说:“诺诚是小工厂,但是也愿意订购五台。”俞惠莉想着这个时候自己要是站起来响应两句,必然会被更多的人记住,果不其然,大家看着她这样一个女人都站起来应和了,大老爷们儿就更没法不动了,纷纷起身响应起来。

新田的目光投向了这位并不熟悉的女人,笑着对她说:“中国有句话,巾帼不让须眉,果然如此。”

俞惠莉眼见被新田当面表扬,一下子有些受宠若惊。

于飞虹看向胸有成竹的新田,明白这第一阶段的计划基本已经成功了,新田中建永远可以用他年迈的一腔热血去打动身边的人,哪怕你明知这是商人的伎俩,可也愿意相信他口中声声道出的“同生共死”的宿命感。于飞虹看了看站在身边的山崎,这个进入公司不到两年的男人,是怎么也不会懂得BUNK内的游戏规则的。于飞虹有那么一刻的出神,好像回到了十几年前,新田中建在千禧年到来的年会上,站在舞台的中央,将BUNK未来十年的蓝图尽数托出时,他脸上的神情与现在相别无二致。而这一路上,不管离开与否,至少每一个BUNK人都是带着那一份信念走到了今天。

于飞虹慢慢地退到了台后,渐渐避过了那些略显激动的声音,而在台后的另一个角落里,王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眼见于飞虹退出会场,她也默默跟了上去。走廊上,于飞虹和王烨一前一后地向前走着,眼见于飞虹走向拐角,王烨便加快脚步想要追上去,这时,背后有人叫住了她。

“王烨,你等一下。”

会议散场后,新田中建终于松了一口气,缓缓推开贵宾室的门,却见方有信一手拿着雪茄,坐在正中,郭靖站在方有信的身后,似乎等待新田中建有一段时间了。新田中建不慌不忙地关上了门,带着微笑朝着方有信走去,方有信并没有起身,朝着烟灰缸里抖了抖烟灰,咧嘴笑:“恭喜新田老先生,这次大会是相当顺利啊。”新田中建并不看旁边的郭靖,笑道:“承蒙方先生捧场才是。”方有信却没有顺着新田的话说下去,笑容慢慢收敛道:“新田先生今天特地约我前来,怕不单单只是让我看这么一出吧?”新田中建没有回答,很快,传来一阵叩门声,新田中建中气十足地说了一声:“进来。”便见新田的助理推门而入,他的手上提着一个公文包,进门后站在新田身旁,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放到方有信所在的茶几前。

“这是什么?”

新田中建轻轻跺了两下拐杖:“方先生可以先看看。”

方有信疑惑地拿起文件,看看标题便放回了桌面,“股权变更?新田先生,我不懂你什么意思?”

郭靖站在一旁,看见那份股权变更合同,合同的内容即使不看也基本可以猜到,新田中建的要求很直接,首页上着重字体的部分是原本转让给Brother技术入股的股份,新田希望能够收回一半。

“方先生,你是中国人,你应该比我更懂中文。”

方有信终于站起身来,厉声道:“新田老先生,做生意讲究诚信,在这一点上,相信你们日本人更甚,我想你比我更清楚,如果合作规则朝令夕改,那么合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方有信越是气愤,新田中建越平静,他始终没有坐下来,只道:“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兵不厌诈’,我也是近些年才懂得其中含义。方先生扪心自问,论诚信,咱俩到底谁更没有资格说这两个字?”

新田这么一开口,方有信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瞬间也收敛了怒气,说:“新田老先生,我方有信向来开门见山,有话直说,退还股份的事情我没法答应你,就算我答应了你,也必须通过董事会决议才能给你答复。你把我约到这里来,三言两语就想做这样重大的决定,实在不像你们日本人谨慎行事的风格啊。”

新田中建似乎早就料到方有信会用这样的借口搪塞,他又向助理示意了一下,助理点点头,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U盘,递到新田手上。

“方先生,我这里有一段语音,我想你还是很有兴趣听一听的。”新田中建拔掉了U盘的一端,插进了手机插口,然后点选了播放。手机里缓缓播放出一段杂音,然后听到了一个老男人的声音,说:“善正,我不得不劝你一句,虽然这次我帮了你,但并不代表我赞同你的做法……”新田瞬间中断了语音,又露出一副平和的笑脸,说:“方先生,你要继续听下去吗?当然,除了这个语音,我还有些别的东西,你或许也想要看一下,关于顺灿海外户头的事情……”方有信阴沉着脸,并没有发作,他面无表情地直视着新田中建,良久,才开口道:“新田老先生,如果我帮你一个忙,这股权的份额,是否可以再商量商量?”

新田中建意味深长地笑了下,说:“那就看方先生要怎么帮了?”

“我会让那个人把手上的股份原原本本地吐出来还到你手上,就此,来作为这次合作的诚意,你看如何?”

新田慢慢走到方有信面前,顿了顿,伸出手,说:“那就合作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