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讀經典(全2冊)

中西文化之融合

字體:16+-

(一)中西文化衝突之點

西人對社會,對國家,以我字為起點,即是以身字為起點。中國儒家講治國平天下,從正心誠意做起點,即是以心字為起點。雙方都注重把起點培養好。所以西人一見人閑居無事,即叫他從事運動,把身體培養好。中國儒者,見人閑居無事,即叫他讀書窮理,把心地培養好。西人培養身,中國培養心,西洋教人,重在“於身有益”四字,中國教人,重在“問心無愧”四宇,這就是根本上差異的地方。

斯密士倡自由競爭,達爾文倡強權競爭,西洋人群起信從,因為此等學說,是“於身有益”的,中國聖賢,絕無類似此等學說,因為倡此等學說,其弊流於損人利己,是“問心有愧”的。我們遍尋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尋不出斯密士和達爾文一類學說,隻有莊子上的盜蹠,所持議論,可稱神似。然而此種主張,是中國人深惡痛絕的。孟子曰:“雞鳴而起,孜孜為利者,蹠之徒也。”自由競爭,強權競爭,正所謂孜孜為利,這就是中西文化有差異的地方。

孔門的學說:“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誠其意。”從身字向內,追進兩層,把意字尋出,以誠意為起點,再向外發展。猶之修房子,把地上浮泥除去,尋著石底,才從事建築。由是而修身,而齊家,而治國平天下,造成的社會,是“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人我之間,無所謂衝突,這是中國學說最精粹的地方。

西人自由競爭等說,以利己為主,以身字為起點,不尋石底,徑從地麵建築起走,基礎未穩固,所以國際上,釀成世界大戰,死人數千萬。大戰過後,還不能解決,跟著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濟上造成資本主義。

孔門的正心誠意,我們不必把它太看高深了,把它改為“良心裁判”四字就是了。每做一事,於動念之初,即加以省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門的精義,不過如是而已。然而照這樣做去,就可達到“以天下為一家”的社會。如果講“自由競爭”等說法,勢必至“己所不欲,也可施之於人。”中國人把盜蹠罵得一文不值,西洋人把類似盜蹠的學說,奉為天經地義。中西文化,焉得不衝突。中西文化衝突,其病根在西洋,不在中國,是西洋人把路走錯了,中國人的路,並沒有走錯,我們講“三教異同”,曾繪有一根“返本線”,我們再把此線一看,就可把中西文化衝突之點看出來。凡人都是可以為善,可以為惡的。善心長則惡心消,惡心長則善心消,因此儒家主張,從小孩時,即把愛親敬兄這份良知良能,搜尋出來,在家庭中培養好,小孩朝夕相處的,是父親母親,哥哥弟弟,就叫他愛親敬兄,把此種心理培養好了,擴充出去,“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就造成一個仁愛的世界了。故曰:“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所以中國的家庭,可說是一個“仁愛培養場”。西洋人從我字,徑到國字,中間缺少了個家字,即是莫得“仁愛培養場”。少了由丁至丙一段,缺乏誠意功夫,即是少了“良心裁判”。故西洋學說發揮出來,就成為殘酷世界,所以說:中西文化衝突,其病根在西洋,不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