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读经典(全2册)

(八)韩信心不黑

字体:16+-

性别:男

出生日期:约前231年

职务:淮阴侯

主要成就:帮助刘邦建立西汉王朝

死亡日期:前196年

1.少无名声

韩信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而且品行不端,既不能被推选去做官,又不会经商做买卖,只好常常跟着别人吃闲饭,人们因此大都厌恶他。

韩信曾经在城下钓鱼,有位在水边漂洗丝棉的老太太看到他饿了,就拿饭来给他吃。韩信非常高兴,对老太太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气地说:“还男子汉大丈夫呢,竟然不能养活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图什么报答吗?”

一个青年屠户甚至侮辱韩信道:“你虽然长得高大,好佩带刀剑,却是最胆小如鼠。”并当众羞辱他说:“韩信,你要是真的不怕死,就来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的**爬过去!”韩信于是仔细地打量了一会儿那青年,俯下身子,从他的两腿间钻了过去,趴在地上。满街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

后来,项梁渡过淮河北上的时候,韩信去投奔他,留在项梁部下,一直没有什么名声。项梁失败后,韩信又投靠项羽,项羽任命他为郎中。韩信曾多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却不予采纳。汉王刘邦进入蜀中,韩信又逃离楚军归顺了刘邦,仍然不为人所知,只做了个接待宾客的小官。

后来韩信犯了法,应判处斩刑,与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已被斩首,轮到韩信时,韩信抬头仰望,刚好看到了滕公夏侯婴,便说道:“汉王难道不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啊?”滕公觉得他的话不同凡响,又见他外表威武,就释放了他,与他交谈后,非常高兴,随即将这情况报给了刘邦,刘邦于是授给他治粟都尉的官职,但还没有人认为他有过人之处。一直到萧何发现了他的才能,刘邦拜他为大将,他才开始施展才华,并最终建立了功业。

2.坐失良机

公元前203年(汉高帝四年)11月,韩信拥兵数十万,斩龙且,杀齐王田广,平定了齐国。当时,楚汉相争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像下棋一样,韩信成了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韩信背汉降楚则汉亡,助汉攻楚则楚灭,自立则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韩信攻破了项羽所设立的齐国之后,听从了别人的劝告,拥兵自重,派使者去见刘邦,要刘邦封他为齐地的假王。刘邦派张良携带印信,到齐地去封韩信为齐王。

这之后,刘邦虽然还是重用韩信,但却随时都格外小心。

不过韩信最初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被怀疑的尴尬境地。齐国人蒯通曾经劝韩信说:“能听别人劝,是事情成功的征兆,善于谋划是事情成功的关键。听取错误的意见,计谋失识,而能够长治久安的,可就少了。听取意见而没有一两次失误的人,旁人无法用言语扰乱他。安于做杂役的人,就会失去掌握万乘大国君权的机会;固守斗石俸禄的人,不会到卿相的地位。所以聪明的人就会当机立断,迟疑不决是事情的祸害。拘泥于明察毫厘的小计,却遗忘天下的大数,理智上明明知道,决策时却不敢实行,这是一切事情的祸根。因此说,犹豫的猛虎,不如敢于用刺的黄蜂、蝎子;踌躇的骏马,不如慢步前进的劣马;狐疑的勇士,不如能达到目的的庸夫。虽然有舜、禹的智慧,但闭口不说,就不如聋哑人的指手画脚。这说明可贵在于行动。功业难成却容易失败,时机难得却容易失去。机会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希望你仔细考虑这件事。”

韩信自认为功劳很多,刘邦不会夺去自己的齐国,犹豫再三,谢绝了蒯通,没有背叛刘邦。即使当刘邦被困固陵,韩信到垓下与其会师,项羽被打败以后,刘邦突然袭击,夺去了韩信的兵权时,韩信也只是猜测到了刘邦的多疑,并没有想到要采取任何行动背叛刘邦。

汉五年正月,刘邦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定都于下邳。

3.钟离昧事件

项羽失败后,其部将钟离昧、季布只得四处逃亡。刘邦称帝,立即诏令通缉,悬赏捉拿,举国搜捕。

钟离昧走投无路,因与韩信同乡,一直友善,便往投韩信。韩信顾念旧情,就收留了他,将他藏在楚王府中。后来,此事不知被谁密报了刘邦,刘邦闻后大惊。他一直在提防韩信,恐其为乱,现韩信又收留钟离昧,是否有反心?于是,他颁下诏书,命韩信把钟离昧送入都城。韩信接到诏书,不忍将钟离昧献出,托言钟离昧并未在此,请使者回报了刘邦。刘邦接到回报,内心仍存疑惑,于是派人暗中探察。韩信在他的封地时,常带着兵马出入,车马喧嚣,声势显赫。来人看到这些,密报了刘邦,说韩信兵马甚多,恐有反意。

刘邦立即召集众将领,商讨对付韩信的办法。众人都主张讨伐,后来陈平来见,刘邦便向他请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陈平怀疑韩信是否确有反意,但又不能不回答刘邦的问题,于是小心地问:“诸将态度如何?”刘邦说:“都劝我发兵征讨。”陈平说:“我们现在兵不如楚精,将又不如韩信,如发兵征讨,促成战事,恐怕韩信不反也要反了。臣有一计,请陛下考虑。古代天子巡狩,必定大会诸侯。我听说南方有云梦泽,是游览的胜地。陛下伪称出游云梦,遍召诸侯,会集陈地。陈与楚西境相接,楚王韩信闻陛下无事出游,一定前来拜见,乘他拜见之时,伏下甲兵将他拿下,这不是唾手可得吗?”刘邦同意了陈平的计策,当即遣使四出,说要出游云梦,召各诸侯会集陈地。

韩信得命,当然要怀疑,他曾被刘邦两次夺去了兵权,深知刘邦性格多疑,为此格外小心。这次刘邦突然游览云梦,如果不去迎驾,就有失君臣之礼,如去迎驾,又恐出意外。属将见他迟疑不决,进言道:“大王并无过失,不过就是收留了钟离昧,违犯了君命,不如斩了钟离味,献于陛下,陛下一定十分高兴,如此一来,您还怕什么呢?”韩信觉得有理,便找到钟离昧,话中露出了为难的意思。钟离昧说:“汉所以不敢攻楚,是恐我与你联合造反,同心抗汉。如果把我献给刘邦,那么,我今日死,你明日必亡。”说完后,见韩信毫无反应,起座骂韩信道:“你不是个成大事的人,我不该往投你处!”说完,拔剑自刎。韩信见钟离昧已死,便命人割下他的头,前往陈地面谒刘邦。

韩信在陈已等候了数日,见刘邦到来,当即呈上钟离昧的首级。忽听刘邦厉声说道:“给我拿下韩信!”话音刚落,从车队中涌出诸多武士,将韩信反绑起来。韩信并不惊讶,说:“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道:“有人告你谋反,所以擒你。”说着,将韩信放置后车,也不再游什么云梦,并传令诸侯,不必来会,当即原路返回。

刘邦回到洛阳,因思韩信功多过少,且说他谋反也缺少实据,便把他从狱中放出,由楚王降为淮阴侯。

4.被诛三族

钟离昧事件后,韩信闷闷不乐,耻于跟周勃、灌婴一辈人处在同等地位,常常借口生病不去上朝。有一次,韩信因事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迎送,口称臣子,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的寒舍!”韩信出门时,笑着说:“我这一生,竟然落得和樊哙等人为伍!”

陈豨被任命为巨鹿郡守,向淮阴侯辞行。淮阴侯屏退其他人,拉着陈豨的手,同他在院子散步,仰天叹息说:“可以跟你说话吗?我有话想跟你说。”陈豨说道:“一切听将军的吩咐。”淮阴侯说:“你的所治之地,是天下精兵聚集之处;而你又是陛下亲信宠爱的臣子。如果有人说你反叛,陛下必定不相信;再有人来告你造反,陛下就会开始怀疑;第三次来人告你造反,陛下必定会大怒而自己带兵讨伐。到时我替你从内起兵呼应,天下就可以图谋了。”陈豨一向了解韩信的才能,很相信他,说:“恭领教诲!”

汉十年,陈豨果真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前往讨伐。韩信有病,没有随从出征,却暗中一边派人告诉陈豨只管发兵,一边跟家臣们谋划,乘黑夜假传诏令,赦免各官府里的囚徒和奴隶,想要领着这批人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一切部署妥当,只等陈豨回报,然而,就在这时,出事儿了。

一个家臣因故被韩信囚禁,即将被杀死,家臣的弟弟不满,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吕后想召见韩信,怕韩信的党羽不肯就范,就跟萧何商议,让人假称从皇上处来,说陈豨已经被捉住杀了,列侯、群臣都要去称贺。萧何欺骗韩信说:“你尽管有病,也得勉强进宫称贺。”这样,韩信一进宫,便在长乐宫的钟室中被杀了。

韩信被斩前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策,竟被妇人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

汉高祖讨伐陈豨回到京城,听说韩信一家及三族都被诛杀,态度是“又高兴又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