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世民
性别:男
出生日期:599年
职务:唐朝皇帝
主要成就:创贞观之治
死亡日期:649年
1.晋阳起兵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据《旧唐书》记载,在他四岁那年,有一自称精通相术的书生拜见李渊时说:“你是一位贵人,还有贵子。”见到世民后,书生惊道:“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李渊担心书生会将此话泄露出去,于是准备杀掉书生,但是转眼间书生就不见了,只好作罢。从此,李渊用“济世安民”中的“世民”二字作为李世民的名字。
611年(大业七年),山东、河北发生水灾,农民无以为食,被迫流浪,隋炀帝却还要征调大量民夫,远征高丽,一时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此时,李渊正任太原留守,但是隋炀帝不信任他,派高君雅和王威为太原副留守,以监视李渊。616年,突厥侵入北部边境,隋炀帝命李渊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合力抵抗,结果战事不利,隋炀帝于是派使者押李渊和王仁恭至江都治罪。李世民于是力劝父亲起兵。
要起兵必须扩大兵力,李渊为太原留守,虽握有重兵,仍需招募一支自己的队伍,可公开招募会引起高君雅、王威的注意。正在李渊、李世民为难的时候,马邑人刘武周杀死了马邑太守王仁恭,占据马邑郡,起兵反隋,且自称皇帝,还勾引突厥直驱太原。于是,李渊以讨伐刘武周为托词,召集各位将领商议,提出自己招募兵丁,高君雅和王威迫于当时的形势,只好同意。李渊命李世民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人去招募士兵。不多久,便募兵近万人。
李渊父子大量募兵,毕竟无法完全掩盖其真实的想法,况且其所用将领长孙顺德、刘弘基是为了逃避征辽诏令而逃到太原的,而窦琮也是逃犯。高君雅、王威见此,怀疑李渊有谋反之心,暗中策划利用到晋祠祈雨的机会,将李渊父子诱骗来全部杀死。不料此事被经常出入王、高家的刘文龙得知,刘文龙立刻将此事报告给李渊,李渊于是决定先发制人。
公元617年初夏的一天夜里,李世民的精兵和长孙顺德、赵文恪等人带领的五百壮士一起埋伏于晋阳宫城外。第二天清晨,李渊与高君雅、王威在留守府大厅议事,按照计划,以王、高暗引突厥入侵为由,将其逮捕入狱。事也凑巧,第二天果然有突厥数万人进攻晋阳,民众以为是王、高所致,于是李渊趁机杀掉高君雅、王威。
李渊父子晋阳起兵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乘虚入关,直取长安。
617年(大业十三年)7月,李渊率军进攻宋老生驻守的霍邑,却逢秋雨连绵,无法开战,而且道路泥泞,军粮运输困难。但他听了李世民的意见,决定不撤兵。八月,连日的阴天终于放晴,李渊遂下令攻城,并由李世民率兵诱敌出城,双方展开决战。李世民身先士卒,奋勇冲锋,“砍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霍邑一战,李渊大获全胜,斩杀了隋将宋老生,攻下了霍邑。随后,李渊率兵进攻河东郡,虽取得初战的胜利,但是隋将屈突通固守河东郡,李渊久攻不下。后根据李世民建议,李渊留下部分兵力包围和牵制屈突通,自己率主力部队渡过黄河,直取长安。
618年,隋炀帝被弑,李渊建立唐朝,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
2.杀兄杀弟
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太原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的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号称十八学士;武的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等著名勇将。太子李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
建成、元吉想害李世民,但是又怕世民手下勇将多,真的动起手来,占不到便宜,就想先把这些勇将收买过来。建成私下派人送了一封信给秦王手下的勇将尉迟敬德,表示要跟尉迟敬德交个朋友,还给尉迟敬德送去一车金银。尉迟敬德跟建成的使者说:“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私下跟太子来往,对秦王三心二意,我就成了贪利忘义的小人。这样的人对太子又有什么用呢?”说着,他把一车金银原封不动地退了。建成受到尉迟敬德的拒绝,气得要命。当天夜里,元吉派了个刺客到尉迟敬德家去行刺。尉迟敬德早就料到建成他们不会放过他。一到晚上,故意把大门打开。刺客溜进院子,隔着窗户偷看,只见尉迟敬德斜靠在**,身边放着长矛。刺客本来知道他的名气,怕他早有防备,没敢动手,偷偷地溜回去了。
建成、元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时候,突厥进犯中原,建成向唐高祖建议,让元吉代替李世民带兵北征。唐高祖任命元吉做主帅后,元吉又请求把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三员大将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划归元吉指挥。他们打算把这些将士调开以后,就可以放手杀害世民。有人把这个秘密计划报告了李世民。世民感到形势紧急,连忙找他的大舅子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量。两人都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说:“兄弟互相残杀,总不是件体面的事。还是等他们动了手,我们再来对付他们。”尉迟敬德、长孙无忌都着急起来,说如果世民再不动手,他们也不愿留在秦王府白白等死。李世民看他的部下十分坚决,就下了决心。
当天夜里,李世民进宫向唐高祖告了一状,诉说太子跟元吉怎么谋害他。唐高祖答应次日一早叫兄弟三人一起进宫,由他亲自查问。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叫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带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宫北面的玄武门,只等建成、元吉进宫。没多久,建成、元吉骑着马朝玄武门来了,他们到了玄武门边,觉得周围的气氛有点反常,心里犯了疑。两人拨转马头,准备回去。李世民从玄武门里骑着马赶了出来,高喊说:“殿下,别走!”元吉转过身来,拿起身边的弓箭,就想射杀世民,但是心里一慌张,连弓弦都拉不开来。李世民眼明手快,射出支箭,把建成先射死了;紧接着,尉迟敬德带了十名骑兵一起冲了出来,尉迟敬德一箭把元吉也射下马来。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听到玄武门出了事,全部出动,猛攻秦王府的兵士。李世民一面指挥将士抵抗,一面派尉迟敬德进宫。
唐高祖正在皇宫里等着三人去朝见,尉迟敬德手拿长矛冲进宫来,说:“太子和齐王发动叛乱,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秦王怕惊动陛下,特地派我来保驾。”高祖这才知道外面出了事,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宰相萧瑀等说:“建成、元吉本来没有什么功劳,两人妒忌秦王,施用奸计。现在秦王既然已经把他们消灭,这是好事。陛下把国事交给秦王就没事了。”到了这步田地,唐高祖要反对也没用了,只好听左右大臣的话,宣布建成、元吉罪状,命令各府将士一律归秦王指挥。
过了两个月,唐高祖让位给秦王,自己做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
李世民继位后,封李建成为息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并下诏以王子之礼将他俩改葬。落葬之日,李世民不仅允许两宫旧部去吊唁,他还亲自参加了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