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讀的中國史係列(全3冊)

第四十六章 漢族的光複事業

字體:16+-

遼、金、元三朝,立國的情形,各有不同。契丹雖然占據了中國的一部分,然其立國之本,始終寄於部族,和漢人並未發生深切的關係。金朝所侵占的重要之地,惟有中國。他的故土和他固有的部族,文化尚未發展,雖可藉其貧瘠而好掠奪的欲望,及因其進化之淺,社會組織簡單,內部矛盾較少,因而以誠樸之氣、勇敢之風而崛起於一時,然究不能據女真之地,用女真之人,以建立一個大國。所以從海陵遷都以後,他國家的生命,已經寄托在他所侵占的中國的土地上了。所以他壓迫漢人較甚,而其了解漢人卻亦較深。

至蒙古,則所征服之地極廣,中國不過是其一部分。雖然從元世祖以後,大帝國業已瓦解,所謂元朝者,其生命亦已寄托於中國,然自以為是一個極大的帝國,看了中國,不過是其所占據的地方的一部分的觀念,始終未能改變。所以對於中國,並不能十分了解,試看元朝諸帝,多不通漢文及漢語可知。

元朝諸帝,惟世祖較為聰明,所用的漢人和西域人較多,亦頗能厘定治法。此後則惟仁宗在位較久,政治亦較清明。其餘諸帝,大抵荒**愚昧。這個和其繼嗣之爭,亦頗有關係。因為元朝在世祖之時,北邊尚頗緊急。成宗和武宗都是統兵在北邊防禦,因而得立的。武宗即位之前,曾由仁宗攝位,所以即位之後,不得不立仁宗為太子。因此引起英宗之後泰定、天順兩帝間的爭亂。文宗死後,又引起燕帖木兒的專權(時海都之亂未定,成宗和武宗都是統兵以防北邊的。世祖之死,伯顏以宿將重臣,歸附成宗,所以未有爭議。成宗之死,皇後伯嶽吾氏想立安西王。右丞相哈刺哈孫使迎仁宗監國,以待武宗之至。武宗至,弑伯嶽吾後,殺安西王而自立。以仁宗為太子。仁宗既立,立英宗為太子,而出明宗於雲南。其臣奉之奔阿爾泰山。英宗傳子泰定帝,死於上都。子天順帝,即在上都即位。簽書樞密院事燕帖木兒為武宗舊臣,脅大都百官,迎立武宗之子。因明宗在遠,先迎文宗監國。發兵陷上都,天順帝不知所終。明宗至漠南,即位。文宗入見,明宗暴死。文宗後來心上覺得不安,遺令必立明宗之子。而燕帖木兒不肯。文宗皇後翁吉刺氏,堅持文宗的遺命。於是迎立寧宗,數月而死。再迎順帝。順帝的年紀卻比寧宗大些了,燕帖木兒又堅持,順帝雖至,不得即位。會燕帖木兒死,問題乃得解決。順帝既立,追治明宗死事,翁吉刺後和其子燕帖古思都被流放到高麗,死在路上。元入中國後的繼嗣之爭,大略如此)。